和陶诗(其五)答庞参军

干将失雌,在匣常鸣。与子相别,潸然涕零。

子之文章,步武西京。何以教我,毋惜丁宁。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贤所作的《和陶诗(其五)答庞参军》。它以干将剑的典故起兴,描述了宝剑失去雌剑后的孤独与哀鸣,象征着诗人与友人庞参军分离时的不舍之情。"子之文章,步武西京"赞美庞参军的才华如同西京长安的文风,显示出对朋友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最后两句"何以教我,毋惜丁宁"则是恳切地请求庞参军在分别后,尽管相隔遥远,仍能不吝赐教,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寓言和比喻,传达出离别之际的深情厚谊,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婉约风格。

收录诗词(326)

李贤(原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诗(其六)答庞参军

君子之德,草上之风。执其两端,于民用中。

必得其名,高朗令终。子其勉旃,用省厥躬。

形式: 四言诗 押[东]韵

和陶诗(其一)劝农

夫古后稷,伟哉哲人。树艺五谷,乃得其真。

教民稼穑,万世相因。菜羹必祭,粒我生人。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和陶诗(其二)劝农

舜有五臣,莫贤于稷。躬稼既勤,庶类乃殖。

启我后人,服田力穑。万世赖之,惟此艰食。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

和陶诗(其三)劝农

旦旦胥征,载隰载陆。零雨既收,淑气乃穆。

布谷催耕,千耦相逐。日既入矣,不遑归宿。

形式: 四言诗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