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吕诚的《正月廿三日借竹洲访顾藏六于司马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一番行春始出村”,开篇点明了时节与行动,仿佛引领读者跟随诗人踏春而出,步入乡村。接着,“韶华无赖已平分”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光以情感,表达了春光的美好与不可抗拒。
“野鸟乱啼司马庙,石麟犹卧汲家坟”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灵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历史感的氛围。野鸟的啼鸣与石麟的静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着历史的沉淀。
“烧痕新绿浑禁雨,柳色半黄都染云”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色,新绿与雨水交融,柳色与云彩交织,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浑禁雨”和“都染云”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荡泾桥头有酒卖,醉把梨花日又曛”两句,将场景推向了乡村生活的日常一面。荡泾桥头的小酒肆,梨花盛开的景象,以及醉人的夕阳,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乡村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