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临隐天阁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好在沧州趣”,点明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喜爱。接下来,“青蘋入眼多”一句,以青蘋(水中浮游植物)的繁茂景象,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落红随水尽”描绘了春天花落水流的景象,既有淡淡的哀愁,也蕴含着生命循环的哲理。而“啼鸟奈春何”则通过鸟儿的啼鸣,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生事诗千首”表明诗人以诗歌记录生活,将日常点滴化为文字,展现出其丰富的创作热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功名印几窠”则可能是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暗示了他更倾向于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成就。
最后,“如何唤禅伯,软语坐盘陀”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高僧对话,通过温和的话语,在盘陀石上静坐冥想,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智慧。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