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其二)

兵满天山雪满衣,汉家都护拥旌旗。

衔枚一夜袭疏勒,度陇生兵尽潜出。

不得戎王誓不归,归时杨柳正依依。

正依依,占春色,与君同醉花阴侧。

形式: 古风

翻译

士兵遍布天山,雪覆盖着军衣,汉朝的将领手持旗帜。
战士们口中含枚,悄无声息地袭击疏勒城,越过陇山的士兵们都秘密离开。
除非擒获敌王,否则绝不返回,归来之时,杨柳正随风摇曳。
杨柳依依,正是春天景色,让我们一同在花阴下畅饮共醉。

注释

兵:士兵。
满:遍布。
天山:中国西部的山脉。
雪:雪。
衣:衣物。
汉家:指汉朝。
都护:古代官职,负责边疆地区。
旌旗:旗帜。
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兵口中含木片以防止喧哗。
疏勒:古代西域地名。
度陇:越过陇山。
尽:全部。
潜出:秘密离开。
戎王:敌方首领。
誓不归:发誓不回来。
归时:归来的时候。
杨柳:象征春天和离别。
依依:形容杨柳随风轻摆的样子。
占春色:占据春天的景色。
同醉:一起饮酒。
花阴:花丛下的阴影。
侧:旁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的壮丽画面。"兵满天山雪满衣",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士兵们在寒冷的天山中行军,衣裳上积满了雪花,展现了环境的艰苦和战斗的决心。"汉家都护拥旌旗",点明了军队的领导者,体现出国家的威严和指挥者的英勇。

"衔枚一夜袭疏勒",通过"衔枚"这一细节,描绘了深夜突袭的紧张与寂静,显示出战术的巧妙和行动的迅疾。"度陇生兵尽潜出",进一步强调了行动的隐蔽和规模之大。

"不得戎王誓不归",表达了战士们誓死不退的决心,以及对胜利的渴望。最后一句"归时杨柳正依依,占春色,与君同醉花阴侧",以春天的杨柳和花阴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归乡,与朋友共赏春色,共享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战争的豪情,又有对和平生活的期盼,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陇头吟(其一)

乌落黄云塞草秋,陇头之水东西流,水声呜咽鸣啾啾。

马闻思旧枥,人闻思旧丘,年年征战无时休。

无时休,谁能到此求封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饮马长城窟行

汉马饮长城,匈奴空塞北。

东胡与乌丸,先驱出绝域。

月氏合康居,受诏发疏勒。

右校罗天山,左出林胡国。

嫖姚登狼居,旌旗照穹碧。

号令明秋霜,虏帐馀空壁。

瀚海无惊波,献捷走重译。

大将朝甘泉,后部腾沙碛。

九宇动声容,功烈光篇籍。

将军拜通侯,歌舞连朝夕。

形式: 古风

京口有归燕

春烟昼白春草绿,春水溶溶曲江曲。

吴宫梁苑尽灰飞,胡马骄嘶衔苜蓿。

萧条南国閟春愁,章台瑶室今茅屋。

中原民庶被毡裘,万室无人皆鼠伏。

子归何处定安巢,楚幕虽多易倾覆。

感君为君思建章,万户朱门缀珠玉。

当时天下尚无为,今日悲凉变何速。

感君歌,为君哭,汾阳已死淮阴族。

沉沉壮士听晨鸡,豺狼当路食人肉。

燕齐邹鲁化腥膻,番人走马鸣?辘。

形式: 古风

和人见贻

某也多奇蹇,当年侍玉除。

驰驱先辂马,扈从达幽都。

守己常安分,临官叹自愚。

旨甘方薄宦,一语冀逢途。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