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钓台

桐君入我梦,趣我推篷起。

一鸟啼岩间,双台峙云里。

十载道旁情,惟有狂奴耳。

更酌十九泉,饱看桐江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名为《过钓台》。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游桐君山,与自然对话的情景。首句“桐君入我梦,趣我推篷起”以梦境开始,桐君是古代传说中的药神,此处借指山中幽静的环境,引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诗人被这神秘的梦境所唤醒,推开车篷,准备探索这神秘之地。

接着,“一鸟啼岩间,双台峙云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鸟在岩石间啼鸣,两座山峰在云雾中屹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远。

“十载道旁情,惟有狂奴耳”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在这十年间,他或许经历了许多事情,但只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如同“狂奴”一般,始终如一。这里“狂奴”并非贬义,而是诗人自我形象的象征,代表了他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最后,“更酌十九泉,饱看桐江水”则是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总结。他不仅品尝了山间的泉水,还尽情欣赏了桐江的美景。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活体验的珍视。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新安程孝子行

新安江水何粼粼,我间一岁来问津。

问我何数数,爱其地气盘礴人风古淳。

山高泽深土杳厚,宜产独行君子先天民。

六年往复卒未见,匪不可见难乎真。

有程孝子洪坑人,是果以孝亲其亲。

行孤迹晦人罕道,嘉禾夫子为我言之频。

言其去岁来负笈,见其戌削骨立如束薪。

颜色虽黯惨,其中含古春。

经年共寝处,曾不轻笑颦。

退乃察其隐,悲泪流盈巾。

问之不肯语,却立常逡巡。

一风吹衣露其肘,有大如掌疮瘢新。

孝子不及掩,穷叩乃得知其因。

生年十三五,常如日初寅。

嬉戏父母侧,谓此若可终其身。

一朝父也天所夺,槌胸恸绝呼苍旻。

方知父母年,瞬息皆堪珍。

回头顾慈母,夕若不保晨。

思父兮断绝,事母兮苦辛。

画行不离侧,夜卧不沾席与茵。

积此垂数载,母病床吟呻。

孝子卒无计,刲股可疗闻之人。

是夕风雨急,黑云垂车轮。

抽刀暗室室生白,扼肉多处挥如银。

肉乎我母寄汝命,快意一割无由颦。

作羹进母霍然起,吾肉效矣他何论。

背人出疮处,隐隐还鳞鳞。

是何灵异无所苦,合处若有神缄纫。

无何母病忽大渐,彻昼夜侍无欠伸。

俄然起四顾,出屋行逡逡。

姊氏怪其状,侦至趋随尘。

见其持刀袒臂向空祝,侧目视臂刀且抡。

急从后至反其臂,责以戕体伤亲神。

从兹形影不相失,母亦奄逝当兹辰。

孝子长呼姊误我,一毁不复能支振。

三年庐墓如一日,近泪赤土无荆榛。

林深地旷绝闻见,皓鸟皬雀日久投怀驯。

至今岁时省墓辄号恸,恸时四野愁霾屯。

我思孝子孝,愚乃成其纯。

世人薄天性,剿说摇其唇。

毁伤固有戒,杀身亦成仁。

百无可冀冀一济,一发尚欲回千钧。

此时遑及引文义,何者孝子何忠臣。

先生闻言亦颔首,命我纵笔为敷陈。

自惭腕弱不能达,赊愿欲贡王为宾。

景星祥凤出示世,一挽末俗归于醇。

不然刻君黄山三十六峰顶,坐使姓氏万古同嶙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袁陶轩约早起看瓶荷盛开(其一)

倦梦如尘扫不开,披衣欲起更徘徊。

平生不负看花约,抛得冰纹簟子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袁陶轩约早起看瓶荷盛开(其二)

净几疏帘供若仙,胆瓶犹说太和年。

盛来尽化杨枝水,那得开花不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丰山古梅歌

伊谁植此春风树,花下作歌人姓杜。

猿啼鹤唳空山空,身后谁来作花主。

先生之歌一世豪,永叔曼卿真君曹。

先生花癖何所侣,魂梦一清都似水。

爱花种树花即家,较比逋仙富孙子。

十年作尉不救贫,四海结交谁更亲。

独将光怪不磨气,分半寿得花精神。

青天鸾啸去飘忽,坐使名花惨沦没。

霜冷飘残博望钟,夜深挂住蛾眉月。

寂奖苔藓荒寒烟,阅世经今七百年。

传闻几年花大放,物色俄惊至天上。

风流使者乘传过,下马空祠为惆怅。

洗幽刷夜回阳光,戛玉铮金出高唱。

缘以亭槛崇之碑,询之守土佥云宜。

重来置酒花堕盏,一片赠与公相思。

文人从此出颜色,幸是相逢有文伯。

不见东风昨夜来,古香吹遍江南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