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范司马溪隐

屡得寻仙隐,还同到石门。

山墙低垒石,水屋乱成村。

刈稻深溪熟,樵薪远径喧。

共怜山简在,霜日醉昏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李生寅以“屡得寻仙隐,还同到石门”开篇,巧妙地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实际的行动联系起来,仿佛是追寻着仙人的足迹,踏入了幽静的石门之中。接下来,“山墙低垒石,水屋乱成村”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与村落布局,山石间低矮的围墙与依水而建的房屋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

“刈稻深溪熟,樵薪远径喧”则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日常场景。稻田在深溪边成熟,农人在辛勤劳作;远处的山径上,樵夫们忙碌的身影与喧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蕴含着生活的乐趣。最后,“共怜山简在,霜日醉昏昏”一句,借用了晋代名士山简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和陶醉之情,即使是在霜降的黄昏,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传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浓郁的田园诗意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17)

李生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萧皋客不至

野卧楼风急,晨看径雨稀。

朋从何寂历,鸟雀故翻飞。

晚圃尚留菊,寒潮不上矶。

小厨何所供,笋蕨借春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东湖

平湖八十里,东望去城偏。

波阔山为岸,春深雨似天。

数村沙上柳,一缕岭头烟。

何物鸱夷子,相呼引钓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立秋

刈稻苦深雨,立秋期稍晴。

黄云低在野,白水远浮城。

鱼鳖新登市,江田旧失耕。

两年仍雨旱,一饭愧香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喜中都司理兄参军兄解官同归

古贸山长在,濠梁客始归。

楝花双树合,杨柳五株微。

兄弟争投笏,乾坤共拂衣。

承家元有禄,宗族幸无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