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道南村竹,春来接远坡。
色侵沽酒旆,声送濯缨歌。
甚欲敲门看,须凭拄杖过。
余阴过西沼,应覆右军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听说南村竹林繁茂,春天的气息透过竹林延伸到远方山坡,色彩斑斓的竹叶甚至映衬着酒旗,清脆的竹声伴随着村民们洗涤冠缨的歌声。诗人内心渴望亲自前去观赏,但由于年事已高,只能依靠手杖作为支撑。他想象竹林的阴凉会越过西边的池塘,覆盖在右军家的鹅群上。整体上,袁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生机与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岁月沉淀后的闲适心境。
不详
生卒年不详,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
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
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
曲误谁能顾,周郎思不群。
吴下黄师我所怜,江湖离别又三年。
家贫似为耽诗句,世乱谁能与酒钱。
溪上瓜田应蔓草,沙边茅屋正风颠。
稍待东南春水绿,老夫书札寄吴船。
百尺孤亭落照间,六朝遗迹草斑斑。
荣华有尽英雄去,江水无穷鸥鹭闲。
商女晚来犹自唱,行人春尽不知还。
故园遥在三江外,烟树微茫独倚阑。
烟巷鸡鸣曙色开,秋林鹊噪远人回。
老夫自扫风前叶,稚子兼锄雨后苔。
近市酒浆浑易得,傍溪鱼蟹亦须来。
鸥边野水明如镜,更坐寒山共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