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责鹭

物生天地间,谋食各从类。

平畴我所家,方逐鱼虾细。

尔鹭非吾徒,引颈乃旁睨。

纤鳞动微影,忽已落长喙。

洁白徒外观,贪墨实素志。

徘徊饱未休,阴攫殊得计。

我本能言者,责汝合思义。

君不见左右望而罔市利,有私龙断人所弃。

形式: 古风

翻译

万物生于天地之间,各自寻找食物各有其类。
我在平坦田野建家,专门捕捞鱼虾为食。
你们鹭鸟并非同类,伸长脖子旁观我觅食。
鱼儿细小的影子触动,转眼已被你长嘴吞下。
外表洁白内心贪婪,实则志向纯真。
吃饱后仍徘徊,暗中捕猎手段巧妙。
我虽能言,却要提醒你应有公正之心。
你看那些左右张望只为私利的人,最终会被人抛弃。

注释

天地间:宇宙万物。
谋食:寻找食物。
平畴:平坦的田地。
逐:追逐。
尔鹭:你们鹭鸟。
徒:同类。
引颈:伸长脖子。
睨:斜视。
纤鳞:细小的鱼鳞。
长喙:长嘴。
贪墨:贪婪。
素志:纯洁的心志。
徘徊:来回走动。
阴攫:暗中捕猎。
本能言者:能说话的存在。
责:提醒。
罔市利:只顾眼前利益。
龙断:独占。
弃:被抛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一只鸭子对一只鹭的责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之间竞争关系的观察与思考。诗中的“物生天地间,谋食各从类”两句,既是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也反映出一种顺应自然、各得其所的哲理。

“平畴我所家,方逐鱼虾细”一句中,“平畴”指的是平坦的水域或湿地,这里被描述为鸭子的家园。鸭子在这片家园里寻觅食物,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

“尔鹭非吾徒,引颈乃旁睨”则描绘了 鹭与鸭的不同生存方式,鹭以其特有的捕鱼方法,与鸭子形成对比。这里,“引颈”指的是鹭在捕捉到鱼后将头和脖子并拢起来的动作,以防鱼跳出,而“旁睨”则是鹭警惕地观察四周,确保自己的食物不被其他动物夺走。

“纤鳞动微影,忽已落长喙”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鹭捕鱼时的迅捷与精准。这里,“纤鳞”指的是鱼鳞的细微反光,而“长喙”则是鹭的嘴巴。

“洁白徒外观,贪墨实素志”一句中,“洁白”可能指的是鸭子的羽毛,而“徒外观”则暗示了诗人对表面之美与内心真实欲望之间差异的洞察。“贪墨”和“素志”则是对鸭子本性和内在品质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鸭子的视角,展示了一种自然界中弱肉强食、各自为战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与认可。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是一篇富有哲理和观察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猫犬叹

饭猫奉鱼肉,怜惜同寝处。

饲犬杂糠籺,呵斥出庭户。

犬行常低循,猫坐辄箕踞。

爱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

虚堂夜搜搅,忽报犬得鼠。

问猫尔何之,翻瓮窃醢脯。

犬虽出位终爱主,猫兮素餐乌用汝。

形式: 古风

盘圃张伯诚饷柑

髯奚叩门踏枯叶,手持子敬相问帖。

筠篮包送洞庭秋,照眼错落黄金毬。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

问渠几日辞霜枝,化作□□□□□。

道上应无公远嗅,定中安定王家□。

形式: 古风

祷雨积烟山之龙潭有应

神镵鬼凿深无底,谁敢然犀照秋水。

苍生望霖龙不起,蜡丸笺心聒龙耳。

髯张尾战珠脱腹,仰天嘘气阳侯哭。

铜瓶偷湫未及屋,黑云崩山雨如竹。

形式: 古风

雪吟效禁体并去一切熟事

群仙碎剪明河水,须臾变换人间世。

重阴漠漠不分天,万里茫茫更无地。

回飞慢舞忽交急,清壑污渠受平施。

虚光眩转混昼夜,终日纵横绝声气。

埋深矮屋火无功,捲入空檐风挟势。

无同那得羽相似,怪见惟惊犬群吠。

调和稚子割蜜脾,涩缩山翁鸣屐齿。

秃苍捕雀花两眼,戏客捏狮红十指。

径须醉赏腊前三,纷纷尽是明年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