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夷中途次四首(其三)

迢迢来路奈渠何,一棹风烟两鬓皤。

百转溪通夷獠境,万重山隔犬羊窝。

潭深滩急长蛟占,树古崖高怪鸟歌。

跋涉不愁人笑我,聊因跋涉得诗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穿越险峻之地的艰难旅程。首句“迢迢来路奈渠何”,以悠长的路途开篇,表达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接着,“一棹风烟两鬓皤”一句,生动地刻画出舟行于烟波浩渺之中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年华已逝,两鬓斑白。

“百转溪通夷獠境,万重山隔犬羊窝”两句,通过“百转溪”和“万重山”的描绘,展现了道路的曲折与险峻,以及所经之地的偏远与原始。夷獠境和犬羊窝分别指代了当地土著居民和野兽的栖息地,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险与荒凉。

“潭深滩急长蛟占,树古崖高怪鸟歌”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潭水深邃,滩流湍急,长蛟盘踞其中;古木参天,悬崖峭壁,怪鸟啼鸣。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增添了旅途的神秘与孤寂。

最后,“跋涉不愁人笑我,聊因跋涉得诗多”两句,体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旅程的乐观态度和对创作的热爱。他不畏艰难,不惧嘲笑,因为在这跋涉之中,他找到了灵感,获得了创作的源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与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旅途体验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夷中途次四首(其四)

眼底风光可纵观,舟人容我暂盘桓。

云烟断锁千山外,天地重开一境宽。

豺虎远潜惊鼓角,夷蛮相率拜衣冠。

生平不接怀金客,明月清风载满船。

形式: 七言律诗

归自夷中书所见

衰颜白发去还回,冒雨冲岚仗酒杯。

万仞高冈无见凤,满山荒棘有寒梅。

栖岩虎豹纵横出,古洞猿猴日夜哀。

嗟我风云尘外客,溪头鸥鸟莫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岳阳楼陪宴诸公赋此见意

危楼突兀倚巴东,山色湖光指顾中。

千古笑谈无俗客,一时英迈有诸公。

弦歌响振飞云白,杯酒倾残落日红。

我自低头看范老,一碑高揭海天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日复登岳阳楼

乾坤从古重斯楼,占尽湖湘景物幽。

北望几行吴树渺,南来一片楚天浮。

湘君庙古风烟冷,屈子坟荒草木愁。

迁客偶因怀往事,不胜清泪洒江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