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儿歌杨柳叶,妾拂石榴花。
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
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家中园艺的景象。她轻拂杨柳叶,采摘石榴花。诗中的“松门”和“药树”,可能是指女子家中的特定地点或标志性植物。这表明她是在等待某个人回来,或许是一种暗示。在最后两句中,“髻鬟峨峨高一尺”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头上的发髻高耸,而“门前立地看春风”则展现了她在门前站立,感受着春天的微风。
诗中的意境淡雅,语言简洁,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平和与美好。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女子在社会中受到的限制,她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空城月落方知晓,浅水荷香始觉春。
数竿修竹衡门里,一径松杉落日中。
自公镇南徐,三换营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