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华阳巾

仙人赠我华阳巾,鹤发轻笼雪色新。

行近花间添老态,照来镜里觉精神。

宁论锦里誇乌角,绝胜东坡岸白纶。

安得画工图小像,水边林下乞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收到仙人所赠华阳巾后的情景与感受。首句“仙人赠我华阳巾”,开篇即点明主题,仙人赠予的华阳巾,为诗人的形象增添了一抹神秘与高雅。接着,“鹤发轻笼雪色新”一句,以鹤发形容老人的白发,轻笼则表现出华阳巾覆盖在白发上的轻柔与雅致,新字则强调了这份礼物的珍贵与不同寻常。

“行近花间添老态,照来镜里觉精神”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穿戴华阳巾前后诗人形象的变化。行近花间,虽添老态,但华阳巾的点缀使得诗人显得更加精神焕发,镜中映照出的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更是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宁论锦里誇乌角,绝胜东坡岸白纶”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华阳巾的喜爱与自豪之情。宁论二字,意为宁愿不提,突出华阳巾的价值远超其他装饰品;绝胜则强调华阳巾带给诗人的独特魅力,胜过苏轼所戴的白纶巾。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华阳巾的珍视,也暗含了对苏轼的敬仰。

最后,“安得画工图小像,水边林下乞闲身”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定格,希望能在山水之间,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安得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实现这一愿望的渴望,而图小像、乞闲身则是具体行动的体现,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华阳巾的美丽与价值,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雅情操的追求。

收录诗词(11)

杨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斗南禅师惠竹杖

扶桑禅子下蓬莱,携得仙人竹杖来。

瘦节只疑同鹤骨,虚心犹恐是龙胎。

衰年正赖扶持力,异日须知变化材。

不怕石头溪路滑,月明随意步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城偶题

城南好山何太幽,人家对门溪水流。

春禽啼树野花落,雪瀑挂崖岚翠浮。

长镵自可斸灵药,短筇何必寻丹丘。

一声清啸暮天碧,松顶月明人倚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刘公柳溪诗

公庭宴坐无俗情,杨柳荫门春水生。

绿阴满地惜春晚,飞絮扑帘疑雪声。

解鞍树下看洗马,流杯石上听啼莺。

当今论治用材杰,归来未许陶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邓氏养拙斋

贵竹城中养拙斋,开窗树色映丹崖。

常时有约论幽事,几岁无书慰老怀。

身逐暝云登蜀道,梦随寒雨落秦淮。

英才况出功臣裔,早晚除书下玉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