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姑孰城楼

丹阳城接大江流,雉堞犹余六代秋。

《白纻歌》随元子去,青山名为谢公留。

楼台迤逦轻烟合,吴楚微茫落照浮。

最喜女墙吟眺处,鸣榔声动见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韦谦恒的《登姑孰城楼》描绘了丹阳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沉淀。首句"丹阳城接大江流"展现了古城临江的地理位置,江水奔流与城墙相接,显示出城市的开阔与活力。"雉堞犹余六代秋"则点出城池历经六朝沧桑,城墙上的雉堞依然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白纻歌》随元子去,青山名为谢公留"引用典故,元子可能指元嘉年间的人物,而谢公则是东晋名臣谢安,通过这些典故,诗人寓言历史人物与山水的交融,增添了文化内涵。

"楼台迤逦轻烟合,吴楚微茫落照浮"描绘了城楼周围的景象,楼阁在轻烟中若隐若现,远方的吴楚之地在夕阳下显得朦胧而遥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最后两句"最喜女墙吟眺处,鸣榔声动见渔舟"表达了诗人最喜欢在城墙上远眺,听到打鱼人敲击船舷的鸣榔声,渔舟在眼前穿梭,生活气息浓厚,给人以宁静而生动的感受。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怀,融合了历史与自然,展现出诗人对古城的独特情感。

收录诗词(11)

韦谦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秦涧泉修撰话旧(其一)

白下城边系短桡,故人重此对吟瓢。

半帘晴雪围炉坐,拾得松枝话六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与秦涧泉修撰话旧(其二)

山色都将积雪封,烟寒何处觅游踪。

十年旧事从头说,一榻长干共暮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寄梁山舟侍讲(其一)

之子媚幽独,翩然返故庐。

莼丝三月暮,贝叶一镫余。

但见黄尘远,宁教白社虚。

春愁满湖上,吟兴复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梁山舟侍讲(其二)

忆昔持尊酒,时时共短吟。

月明秋水净,花落夕阳深。

旧梦中宵觉,离怀隔岁侵。

空余擘窠字,遥见故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