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窗前白鸡

不似虞庭锦样斑,也传五德在人间。

阶前吸食苔千点,窗外啼晨月一湾。

清色何曾沾雨露,短翰那得逐云山。

尘笼未脱浑如尔,却笑雍陶起放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以“咏窗前白鸡”为题,作者是明代的唐秩。诗人通过描绘一只白色的鸡,展现了其独特的形象与品质。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白鸡以人格化的特征,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首联“不似虞庭锦样斑,也传五德在人间”,开篇即以对比的手法,将白鸡与虞帝庭中的锦鸡相比较,突出了白鸡虽无斑斓之色,却同样拥有五德(仁、义、礼、智、信)的美德,体现了诗人对白鸡内在品质的高度赞赏。

颔联“阶前吸食苔千点,窗外啼晨月一湾”,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白鸡在阶前觅食、窗外啼鸣的情景,展现了其生活的自然状态,同时也暗示了白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

颈联“清色何曾沾雨露,短翰那得逐云山”,进一步赞美了白鸡的高洁品质,即使在雨露滋润下,其颜色依旧保持清雅,翅膀虽短,却能自由飞翔于云山之间,象征着白鸡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

尾联“尘笼未脱浑如尔,却笑雍陶起放鹇”,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内心仍向往自由,如同白鸡一般,对雍陶的《起放鹇》一诗进行了戏谑式的回应,既体现了对白鸡的欣赏,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形象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品质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1)

唐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咏海天孤鹤

秋海霜天放眼青,雪衣丹顶破云轻。

缑山便欲辞尘世,华表宁堪寄好声。

赤壁夜深人未梦,沙场箭落客空惊。

不知何日能归去,直到珠楼十二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行甫侄咏菜

野花青青半顷畴,蝶蜂何故傍人游。

元都净尽千年恨,老圃清香一味秋。

嫩叶安排青玉案,新茎抽出白芽筹。

咬根惟愿汝知味,百事如今愧未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代妓赠别歌

生别离兮情不禁,远别离兮情更深。

海门牵袂泪盈襟,有口难尽平生心。

昔年春月满窗纸,与君戏学鸳鸯侣。

一盏孤灯照帷里,话话歌歌终复始。

如今冷落已三年,又泛潮头万里船。

注目轻舟自翩翩,下有海水上有天。

天难登兮海难测,海天透眼去无极。

此心难说亦难识,甘逐马蹄船柁迹。

马蹄船柁去茫茫,有梦恐不到君傍。

潮增水兮云遮山,凭谁为问饥渴寒。

吁嗟人情难割舍,千句回文亦难写。

雁得暖时向北也,秋凉还忆衡阳野。

君情淡兮我情浓,未至绝兮还相通。

中原花柳争春风,一见未必心肠同。

是我苦兮君亦苦,我憔悴兮君险阻。

鸥鹭双双宿江浦,潮风带云云带雨。

乞住兰舟再一语,舟人不肯慢摇橹。

形式: 古风

七十又二承陈太史及诸丈以寿文见赠赋此志谢

三万六千去觉多,漫劳金马誉情过。

閒搔白首餐松柏,栖断青山醉薜萝。

樗散逃虚淹岁月,琅函濯绣映江波。

周游五岳须长健,伫望云霄听玉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