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有渔洋后定庵,题名仪式昔曾谙。
看花君已成婪尾,风月南宫尚可谈。
此诗描绘了对过往文人雅集场景的追忆与感慨。首句“前有渔洋后定庵”巧妙地引用了两位著名文人的名字,渔洋指王士禛,定庵指龚自珍,暗示了诗中所描述的聚会可能与这些文人有关。接着,“题名仪式昔曾谙”则点明了聚会中留名纪念的传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看花君已成婪尾”一句,以“看花”为引子,暗喻聚会的欢乐与美好,而“君已成婪尾”则暗示聚会中的某位参与者已经离世,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最后,“风月南宫尚可谈”则转而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使在南宫(古代官署名,此处泛指文人聚集之地)谈论风月之事,也能勾起对往日相聚的回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人聚会的深刻记忆与怀念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详
祖庭述德到曾孙,亦有寒家故事存。
寿草官槐休远溯,舫斋更感旧巢痕。
朗朗临安刊,绝胜明钞断肠草。
累累昆山玉,远侪汉玺緁伃娋。
并出似合延津剑,异哉尤物世间少。
世有有情郎,宝兹无价宝。
袁郎得书龚得印,君诗足与称三好。
靡芜碧血黯千载,尊前展卷春镫皎。
续貂著粪强责诺,笑我枯毫不知老。
暂见烟尘息传车,羁人犹恋旧京华。
蹉跎寒雨登高客,暗淡空斋应节花。
纾难万方时有待,思乡九日愿徒奢。
今年又减簪萸侣,阅尽团沙是酒家。
林下清风慕昔贤,笔床常倚镜台边。
当时画稿同商榷,合向红闺榜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