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窗杂诗(其一)

学把锄头莳小畦,牡丹不种种荼縻。

花开赢得年年看,棘蔓犹堪补败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首句“学把锄头莳小畦”,展现了一位农夫或园丁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他学习着如何在小小的菜地里种植作物,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对土地的尊重。

接着,“牡丹不种种荼縻”一句,通过对比牡丹与荼蘼(一种蔷薇科植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独特美的赞叹。牡丹通常被视为富贵与高雅的象征,而荼蘼则以其淡雅的香气和美丽的花朵别具一格。诗人选择不特意种下牡丹而选择荼蘼,或许寓意着他更倾向于追求那些不那么显眼但同样美丽的事物,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花开赢得年年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持续关注和欣赏。每年花开时,他都能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简单快乐的追求。

最后,“棘蔓犹堪补败篱”则以一种朴实无华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棘蔓虽不起眼,但在篱笆破损时却能发挥修补作用,这既是对自然材料实用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生活中平凡事物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日常生活智慧的感悟,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2)

李叔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窗杂诗(其二)

一样春风到町畦,物成春亦不能齐。

过篱新笋贪成竹,不管同根未脱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山窗杂诗(其三)

夜久寒炉火尚红,隔山谁动五更钟。

小童和梦移灯去,不管残书读未终。

形式: 七言绝句

内河(其一)

短篷邀我到常州,入郭犹如野渡头。

忽有画桥杨柳岸,柳中依约见青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内河(其二)

隔岸青松数百株,柳阴阴处结茅庐。

溪翁有此不知趣,乞与诗人作退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