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超化寺水村

颓峦叠谷泻溪光,石上题名尚李唐。

竹叶送阴遮古寺,稻芒随水出山庄。

一林过雨芦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黄。

犹记西风红蓼里,桐槽载网入潇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袁宏道的《入超化寺水村》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山野秋景图。首句“颓峦叠谷泻溪光”展现了山水之间的灵动与秀美,溪水从起伏的山峦间流淌,光线在山谷间跳跃,营造出明亮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石上题名尚李唐”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古老的石刻记录着过往岁月。

“竹叶送阴遮古寺”描绘了竹林的翠绿与古寺的静谧相互映衬,竹叶随风摇曳,为古寺带来清凉。接着,“稻芒随水出山庄”写出了丰收的季节,稻谷金黄,随着溪流从山村流出,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质朴和富饶。

“一林过雨芦花白”描绘雨后芦苇的洁白,清新脱俗,而“半壁疏云栗子黄”则以半山腰的稀疏云朵和熟透的栗子,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层次。最后,“犹记西风红蓼里,桐槽载网入潇湘”以回忆收尾,勾勒出往昔渔人撒网的情景,以及那融入湘江的宁静画面,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十六夜和三弟

凉月如霜鉴薄帷,空杯无计觅糟醨。

买镫聊复欢儿女,弄笔粗能遣岁时。

花火每攒骑马客,蜡光先照走桥姬。

少年乐事今无几,近老方知此兴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其二)

无才终是乐官閒,何地何宾不解颜。

乍叠乍铺风里水,半酣半醒雾中山。

御沟板落金鳞出,宫树花翻乳燕还。

浅绿疏黄是处有,泥人真自胜姬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君超兄还武陵(其二)

山水心情谢永嘉,断沟残石渐盈车。

高斋是处鸦栖墨,娃阁频分燕作家。

袖里新书惊惠子,卷中逸事困张华。

乌藤白帢仙仙去,知入桃源几树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小修

蓟州新酒白石缸,空云影澄鸭头江。

露梢千缕扑斜窗,黄笙藤枕梦吴艭。

葛絺小眼如云凉,星河放教万尺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