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杜风前得句时,等闲开口便成诗。
就中一著没巴鼻,却把驴儿当马骑。
这首宋代禅宗偈颂,以杜甫为典故,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老杜风前得句时",形象地描绘了杜甫在自然风物中灵感突发的瞬间,显示出他的才思敏捷和诗情浓厚。"等闲开口便成诗",进一步强调了杜甫创作的随意与自如,仿佛诗歌对他来说是信手拈来。
然而,接下来的"就中一著没巴鼻",运用了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比喻杜甫在创作中可能有过小失误或过于自信,就像骑马时忽略了马的鼻子("巴鼻"在这里指马的鼻子,也可能暗指诗中的关键细节)。"却把驴儿当马骑"则进一步深化这个比喻,暗示杜甫有时可能过于大意,误将平凡之作当作佳作。
整体来看,这首偈颂以轻松的笔调,既赞赏了杜甫的诗才,也揭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某些特点,寓教于乐,富有哲理。
不详
声色无依,见闻不立。渡水问鱼踪,过山寻蚁迹。
内绍外绍,有偏有正。失晓老婆逢古镜。
道个炉中无火时,一团冷焰正腾辉。
深深拨出一星子,未免翻成节外枝。
虚而灵,空而妙。冷而看,默而照。
亭亭雪,没青松,杳杳云,藏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