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回心三月不违仁,已后元曾小失真。
一片云花轻著水,冥冥不复省漓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偶成(其二十)》,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修养的深刻见解。"回心三月不违仁",意指连续三个月保持内心的仁爱与真诚,强调了持续修炼的重要性。"已后元曾小失真",进一步强调自此后不再轻易偏离真实,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纯粹。
"一片云花轻著水"运用了比喻,将心灵比作云花,轻盈地落在水面,暗示心境如云般自由,如花般纯洁,不被世俗所染。"冥冥不复省漓醇"则描绘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状态,即在这样的修炼下,心灵达到了一种无需刻意审视也能保持淳朴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追求,以及通过内心修炼达到的超然境界。
不详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可笑禅流错用心,或思或罢两追寻。
穷年费煞精神后,陷入泥途辗转深。
暮年秋色恋江乡,酒熟鱼肥蟹著黄。
已见庐山非入梦,一帆风稳称归航。
僧人颜似松杉老,斋饭味知泉石多。
我不能茶有风冷,爱山成癖欠消磨。
自逢陆老问君名,又见苏公记此行。
从此却归庐阜去,岂无声寄谷帘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