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发斜桥至虎山喜晴一路看花作

旭日在船窗,睡起喜欲旋。

推篷望诸山,山山如曳练。

我来政及时,千林开已遍。

花亦爱客来,天应为花眷。

先教雨洗妆,复遣晴开面。

幽寻足未试,一览目先眩。

商量花近远,次第游方便。

庶作十日留,荅此花缱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斜桥出发前往虎山,在途中遇到晴朗天气,沿途欣赏花朵的愉悦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旭日在船窗”,以旭日初升的景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接着,“睡起喜欲旋”表达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时的喜悦之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因他的觉醒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推篷望诸山,山山如曳练”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连绵起伏的山峦比作长长的丝带,形象地描绘了山景的蜿蜒之美。这种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力。

“我来政及时,千林开已遍”则表达了诗人恰逢花开时节的庆幸,以及对大自然慷慨馈赠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千林”不仅指数量众多的树木,也象征着繁花似锦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花亦爱客来,天应为花眷”这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仿佛花朵也欢迎着诗人的到来,天空也为之眷顾。这种诗意的表达,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先教雨洗妆,复遣晴开面”描述了雨水洗净花朵后的清新与晴天阳光下的明媚,进一步突出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而“幽寻足未试,一览目先眩”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美景的好奇与期待,以及初次见到如此美景时的震撼与惊喜。

最后,“商量花近远,次第游方便”一句,暗示了诗人计划在未来的几天里,逐步游览沿途的花朵,享受这难得的赏花时光。“庶作十日留,荅此花缱绻”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片花海中停留更久,以回应花朵对他深情款款的邀请,充分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依恋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在赏花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愉悦与感动。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自青芝看花至茶山憩山头石上感旧

缘山数十里,步步入香径。

看花宜舆行,神逸目始定。

茶山不数仞,登览撮其胜。

襟湖带长岫,高下目无剩。

众花争献态,卷石似得柄。

大千观掌现,世界琉璃净。

昔来我独赏,近乃游者竞。

廿年怀卜筑,贫老苦奔迸。

愧此五浮丘,后期犹可订。

形式: 古风

同与游诸君游玄墓余肩舆先至钱家坎感旧有作

肩舆背同游,兴以怀旧发。

遥见坎上花,高低素屏列。

柔条爱纷披,细路怜曲折。

花光自照耀,况与湖天切。

潋滟争晴空,皎如花得月。

随山意未已,恋树心欲歇。

再游迷昨梦,一往笑回辙。

百年真悠悠,过眼何可掇。

形式: 古风

夜携榼至司徒庙古柏下已复篝火寻花剧饮花下

看花昼不足,尚拟乘夜游。

花光宜月色,林香应更幽。

轻云亦有意,遂我秉烛谋。

酒阑更携尊,选树随淹留。

爱此荒祠柏,千年挺苍虬。

黯黮迷园花,悬灯照枝头。

登木学巢饮,歌放不可收。

笑语同游人,尚有明日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画赠闻翁

闰夏郁残暑,园居如甑中。

却思好林泉,无过旧龙泓。

深路入篁竹,溪流漱松风。

葱翠日在眸,清凉变尘容。

偶然弄笔墨,意与泉石通。

如闻溪阁响,似见林霏浓。

龙泓老神仙,七十颜犹童。

往往携我画,朅来登此峰。

我欲往祝之,道远不可从。

寄此侑千觞,挂壁烟濛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