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夜游图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形式: 古风

翻译

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飞龙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
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
此时宫中正在演奏曾被附会为能催发杏柳开花的乐曲,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琏在敲击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
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虢国夫人素妆淡雅,乘车缓缓而行,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放慢,惊尘不动。
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
人在世上,繁花如梦,俯仰之间,重滔覆辙者比比皆是。隋炀帝与陈叔宝一样国破家亡,身死人手,埋葬于吴公台下、雷塘路边。
可是当年他却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

注释

鞚:勒马的绳。
玉花骢:唐玄宗的名马。
蹋:踏。
飞龙:特指唐代御厩中右膊印飞字、左项印龙形的马。
金鞭争道:指杨家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杨家豪奴竟然挥鞭惊吓公主落马。
明光宫:汉代有明光殿,此处借指唐代宫殿。
羯鼓催花柳:羯鼓,唐代由羯族传来的一种鼓,形如漆筒,音响急促高昂,故名羯鼓。
玉奴:杨贵妃的小名。
弦索:原指乐器上的弦,此指弦乐器。
花奴:汝阳王李琏的小名。
李琏擅长演奏羯鼓,杨贵妃工弦索。
八姨:即杨贵妃的八姐秦国夫人。
明眸皓齿谁复见:此用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诗意。
“明眸皓齿”连同上句的“走马”与下句的“丹青”,都指虢国夫人。
丹青: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图画。
吴公台、雷塘:都在扬州。
吴公台因陈将吴明彻得名。
隋炀帝死后,初葬吴公台下,后来迁葬雷塘。
张丽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隋灭陈时,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被隋将韩擒虎俘获,随后被杀。
门外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开国功臣,灭陈时领军为先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妇人夜晚骑马出行的优雅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机。开篇“佳人自鞚玉花骢”即刻画出一位美丽的女性独立自主地驾驭着她那匹装饰华丽的良马,给人以飘逸脱俗之感。

接着,“翩如惊燕蹋飞龙”则将这位佳人的骑乘姿态比喻为轻盈迅捷,如同惊飞的燕子或是腾跃的飞龙,展现了动态中的美感和力量感。金鞭与宝钗的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奢华气息,也让人感受到这场夜游的非凡格调。

“何人先入明光宫”一句,既是对那位佳人优雅举止的一种期待,也隐含着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紧接着,“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则描绘了夜游中的音乐与自然之美,玉奴的乐音与花奴的手势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这场夜游的赞赏,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女性美的独特欣赏角度。佳人骑马而过,却不惊扰周围的尘埃,这种超脱尘世的高贵气质令人叹为观止。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馀泪痕”一句,则是诗人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怀。明眸指的是清澈的眼睛,皓齿则是洁白的牙齿,这些生动的形容词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过去那位佳人的真实面貌。而“只有丹青馀泪痕”则暗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遗憾和哀愁,丹青可能指的是书画中的颜料,也可能是对往昔美好的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最后,“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则将个人经历与历史长河相联系,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宏大和个体在其中的渺小。“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一句,则是对过去某些事情的一种反思,张丽华可能是一位美女或者是一个美好的场景,而韩擒虎则象征着现实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诗人当时的无忧笑容与后来的惊觉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通过对夜游佳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情感以及他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

平生学道已神完,岂复儿童私自怜。

醉坠何曾伤内守,色忧当为念先传。

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

卖却老骢为酒直,大呼乡友作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戏周正孺二绝(其一)

折臂三公未可知,会当千镒访权奇。

劝君鬻骆犹闲事,肠断闺中杨柳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戏周正孺二绝(其二)

天厩新颁玉鼻骍,故人共敝亦常情。

相如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

南浦凄凉老逐臣,东坡还往尽幽人。

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

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

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连山宰树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