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胡彦恭二首(其一)

咄咄书空坐夜阑,烛盘花落酒杯寒。

不愁妾命秋云薄,只恐人心蜀道难。

阮籍当年犹恸哭,王阳今日正长叹。

头颅如许身何托,掩镜羞将白发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面对孤灯残烛,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咄咄书空坐夜阑”以“书空”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内心情感无法言表,只能通过在空中书写来寄托心情的状态。接着,“烛盘花落酒杯寒”一句,通过蜡烛燃尽、花瓣飘零和酒杯冰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氛围。

“不愁妾命秋云薄,只恐人心蜀道难”两句,诗人以“妾命”与“人心”相对比,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深刻忧虑。这里的“秋云薄”象征着个人命运的脆弱与短暂,“蜀道难”则比喻人际交往中的艰难与复杂。

接下来,“阮籍当年犹恸哭,王阳今日正长叹”引用历史人物阮籍和王阳的故事,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阮籍因不满现实而痛哭,王阳则在今日长叹,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将自己的情感与古人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最后,“头颅如许身何托,掩镜羞将白发看”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与不安,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感慨。这里的“头颅如许”形容时间的流逝,而“身何托”则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探寻与困惑。诗人不愿面对自己的白发,既是对时光易逝的哀叹,也是对自我认知的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命运、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其二)

移家五见岁华阑,海上鸥盟渐觉寒。

扼肉虎吭求食易,刮毛龟背作毡难。

樽犹有物吾何憾,甑未生尘妇莫叹。

半百光阴驹过隙,试将日晷静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答俞季明

万里题诗寄草堂,此情珍重可能忘。

雁归塞北书难托,人到云南戍正忙。

临老光阴催我辈,封侯事业在戎行。

流离尚出清新语,不改平生锦绣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苏温赴高州

天寒野旷叫䲭鸮,愁说高州去路遥。

章贡北来山抵浙,番禺南下水通韶。

风摇橄榄枝头落,雨打桄榔树叶凋。

他日归来再相见,九峰买酒话今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自述并柬王允夫少尹

自脱江州旧泪衫,年登半百又逾三。

星移斗柄还将北,雁到衡阳更不南。

花暖蜜蜂衙未散,树阴穴蚁战方酣。

钓船且避风波险,长恐蛟龙怒出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