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邑博望山先生

问君何所望,征营复彷佛,有时思入重泉下,有时魂游九天上。

若灭若没不可方,或有或无难为状。

不为攒霭黛千峰,不为停烟青万嶂。

只为可仰一高山,寝食如遗心靡他,踌躇四顾如有丧,朝夕不见魂荡荡。

朝不见山,夕不见山,黛峰青嶂千万般。

日日在眼前,曾不解君颜。

朝兮望山,夕兮望精,神注想他,物不能干。

忽己置身高山侧,宁须登顿劳攀援。

朝也见山,夕也见山。

魁岸气势,静重仪形,终日对羹墙,间世人爱山。

只是山如君,望山岂徒然。

为君题作望山篇,留与象郡人间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某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通过“问君何所望”开篇,引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这种思念时而深沉至“入重泉下”,时而飘渺至“游九天上”。接着,诗人以“不为攒霭黛千峰,不为停烟青万嶂”来比喻这种思念难以具体描绘,如同山峰与烟雾,既真实又虚幻。

“只为可仰一高山”一句,将思念的对象比作高山,表达了对对方的崇敬与仰慕。诗人描述自己日夜思念,无论朝夕,心中只有那座高山,仿佛失去了自我,四处徘徊,魂魄飘荡。这种情感的强烈与执着,通过“朝也见山,夕也见山”、“魁岸气势,静重仪形”等描绘,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以“只是山如君,望山岂徒然”收尾,点明了思念对象与高山的相似之处,表达了对对方的深刻理解与认同。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某人深切的思念与敬仰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放歌行送将乐张丞

汉室材雄数武皇,躬履丰盈海㝢康。

万户千门不足御,超然思举云中裳。

桂宫兰殿营未巳,更起通天造柏梁。

双擢金茎逼霄汉,高高脩掌承天浆。

蓬莱三山恍可到,燕齐迂怪争言方。

神人东岱见巨迹,王母西池亲捧觞。

但得仙灵长不死,真弃万乘如敝屣。

好方少君前覆车,五利将军后执轨。

铜池三秀表奇祥,瑞麟天马来告祉。

武安门下多腹心,畯良尽集平津邸。

南阳孔仅故贾人,卜式田间牧竖子。

自售召见惊嗟晚,高议朝堂发唇齿。

莫言往代不可攀,莫叹微躯难上天。

虎豹守关排闼入,探珠须泳睡龙渊。

堂堂张丞六尺身,胡为落落在风尘。

意气扬鞭跨马去,如君岂是沉埋人。

形式: 古风

题水心漫湖图

水心居士心如水,结庐独在水中沚。

浮鯈浴鹭与和光,简帙沉冥欣妙理。

枕席长涵烟雨飞,蒹葭影拂窗户里。

四涯望断绝来径,碧波澹荡涤氛滓。

漫湖逸人最清旷,一生浪迹五湖上。

陶朱曾挟西子游,欲蹑奇踪慕閒放。

荷叶时穿菱女舟,钓丝或偶渔父榜。

粪土黄金不足营,胸怀坐失具区壮。

萧萧尺幅谁为挥,依微远意出新机。

水中之庐湖外枻,客来览素壁,不辨是耶非。

形式: 古风

辛卯元日二首(其一)

居正王凝命,履端帝发祥。

光华开上日,玉帛走群方。

蓂荚符尧录,卿歌睹舜章。

青裳临左个,天子在明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辛卯元日二首(其二)

候转三阳泰,天周一纪分。

纬缠占聚景,日表应重轮。

建寅夏时历,王正鲁史文。

鸿恩将瑞气,四国奉欢欣。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