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二首(其二)

只道春归归尚早。几度听莺,人倚莺声老。

故国山河青未了。夕阳冉冉生芳草。

算是今年春事好。春落天涯,游子何曾到。

至竟东风难破笑。蘼芜山下行人少。

形式:

鉴赏

这首《蝶恋花二首(其二)》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训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与游子思乡之情交织的画面。

首句“只道春归归尚早”,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开始,似乎在说春天的到来比预期要早一些,流露出对季节变化的惊喜和期待。接着,“几度听莺,人倚莺声老”一句,将听莺鸟鸣与人的岁月流逝巧妙结合,莺声的更迭仿佛映照出时间的流转,人因倾听而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故国山河青未了”一句,表达了对故乡山川河流的深深眷恋,即使在异乡也能感受到那份未曾消逝的深情。“夕阳冉冉生芳草”则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绿草如茵的美丽画面,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

“算是今年春事好”一句,是对当前春景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春落天涯,游子何曾到”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游子的思乡之情。远离家乡的游子,虽然身处美好的春景之中,却未能回到心之所向的故乡,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至竟东风难破笑。蘼芜山下行人少”两句,以东风难以破笑,象征着即便春风再温柔,也无法驱散游子心中的愁绪。蘼芜山下的行人稀少,更是强化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深刻地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9)

陈训正(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六首(其一)

试向楼头遥一睇。月转天空,似露微微意。

木落秋高风未已。一声雁唳人千里。

还忆年时春乍起。佳约从头,数到秋声尾。

今日寻君霜叶底。泼天虫语凉如水。

形式:

蝶恋花六首(其二)

漻泬人间霜信后。夕树离蝉,已过秋时候。

河影湛湛天欲漏。孤城斜倚星如斗。

城上乌啼人白首。城下寒潮,带雨声声骤。

半死归心还扣扣。无端海气生襟袖。

形式:

蝶恋花六首(其三)

衰草天涯秋色沮。陌上王孙,无复从君住。

剪剪西风何太苦。猜心燕子斜阳路。

不道垂杨无意绪。才了青青,又作弥天絮。

落叶已随流水去。一川凉影零孤雨。

形式:

蝶恋花六首(其四)

雨歇烟啼虫语放。激耳无边,愁与声成浪。

碎碎秋容天一掌。残阳湿遍秋芜上。

衰草阴阴愁入望。西北高楼,怕有人惆怅。

孤泪空云千里荡。一城霜杵连天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