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
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
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
这首诗的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个人的豪放与自信。开篇“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一句,便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设立了一个自我鉴赏的场景,彭城子乃诗人自指,颠则是古代祭祀时用来悬挂酒具的器物,这里引申为诗人的才华和抱负。
接着“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两句,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豪迈的饮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夸张的比喻,传递出诗人胸怀坦荡、气魄非凡的个性。这里的“酒肠”和“诗胆”,都是隐喻着诗人的胸襟和才情。
然而,在“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两句中,却又流露出一种淡泊与哀伤。断剑和枯琴,往往象征着武功或艺技的失落,但在这里,它们更像是在诉说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也许是诗人面对现实时的一种无力感。
最后,“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偶遇知音的珍惜,以及对归隐自然、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这两句既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也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勾勒出一个才高八斗却又不得志、豪放中带着淡淡哀愁的诗人形象。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仅使整首诗增添了深度,也让读者在领略诗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不详
直到桑乾北,逢君夜不眠。
上楼腰脚健,怀土眼睛穿。
斗柄寒垂地,河流冻彻天。
羁魂泣相向,何事有诗篇。
寒衣草木皮,饥饭葵藿根。
不为孟夫子,岂识市井门。
古人皆执古,不辞冻饿悲。
今人亦执古,自取行坐危。
老菊凌霜葩,狞松抱雪姿。
武王亦至明,宁哀首阳饥。
仲尼岂非圣,但为互乡嗤。
寸心生万路,今古棼若丝。
逐逐行不尽,茫茫休者谁。
来恨不可遏,去悔何足追。
玉石共笑唾,驽骥相奔驰。
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
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
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