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鹿十韵

凌晓出帷城,羽林簇队行。

历登千嶂迥,俯视万灯明。

宿处踪将远,虞人技各呈。

扈随留次第,翳伏展长声。

才辨林分色,俄闻鹿荅鸣。

最嫌心卞急,要在气和平。

强弱微窥势,去来仍体情。

从禽非浪漫,付物有权衡。

连获何须诩,偶空亦岂怦。

豪游真绝胜,一览众岚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哨鹿狩猎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狩猎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与情感。

首句“凌晓出帷城”,描绘了晨光初现,猎者从营帐出发的情景,透露出一种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羽林簇队行”一句,生动地刻画了猎队集结,准备出发的场面,队伍紧密有序,显示出狩猎活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历登千嶂迥,俯视万灯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千嶂迥”与“万灯明”的景象,既展现了山峦的辽阔与壮美,又突出了夜晚灯火通明的壮观,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充满活力的狩猎环境。

“宿处踪将远,虞人技各呈”描绘了猎人们在夜色中追踪猎物,以及守猎人员展示其高超技能的场景,体现了狩猎活动的专业性和技艺性。

“扈随留次第,翳伏展长声”则进一步展示了猎队的战术布局和行动策略,通过“留次第”和“翳伏”等动作,展现了猎人们巧妙利用地形进行隐蔽和伏击的智慧。

“才辨林分色,俄闻鹿荅鸣”两句,生动描绘了猎人们通过观察林色辨识猎物,以及听到鹿的回应时的紧张与兴奋,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感知和对猎物的精准判断。

“最嫌心卞急,要在气和平”表达了猎人在狩猎过程中保持冷静和沉着的重要性,强调了心态对于成功狩猎的关键作用。

“强弱微窥势,去来仍体情”则揭示了猎人们在狩猎过程中对猎物行为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从禽非浪漫,付物有权衡”表明了狩猎不仅仅是追求刺激和冒险,更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遵循,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之道。

“连获何须诩,偶空亦岂怦”表达了猎人们对待收获的态度,无论是连续获得还是偶尔空手而归,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体现了他们对狩猎活动的理性认识和豁达态度。

最后,“豪游真绝胜,一览众岚清”总结了整个狩猎活动的体验,表达了对这次狩猎之旅的深刻印象和高度评价,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狩猎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狩猎活动的壮观与复杂,也蕴含了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尊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花

塞草著霜花,迷离入望赊。

幻堪参富贵,诗更忆蒹葭。

火迫鹿鸣野,寒传雁落沙。

结珠凭少女,萧寂转纷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塞山云海歌

我曾澄海楼头望溟渤,髣髴蓬莱方丈银宫阙。

又曾吴山之侧观潮来,似神而非者三真幻哉。

方意天一之灵无并比,乃今塞山重见此。

世间何事不有偶,造物安能外斯理。

秋旻星斗历落悬,策骑晓陟崇冈巅。

万山足底才分色,须臾兜罗绵现疑涌波浪相连延。

乍合乍散掎五岳,何奇何怪吸百川。

章亥卢敖讵极届,丰隆巫女方昂轩。

鞠陵朱鸟为弭节,阳城神石无须鞭。

于焉游詄荡之颢气,驾方广之石船。

探万斛鲛人之珠,搴十丈玉井之莲。

信壮哉其乐,志笑痴矣而求仙。

诗成将以寄德潜,为询黄山毕竟何如焉。

形式: 古风

僧机图峰

僧机彷佛嵌空云,崒嵂玲珑信莫群。

设使飞移文翰地,度星挂月号纷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围中获生麃致之避暑山庄即目得句

生麃无数获围中,放入山庄枫桕丛。

取之外囿置中囿,岂是深谋荀息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