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韬叔诗集(其一)

造物太无赖,何心生此才。

寒饥出诗骨,烽火爨琴材。

宰相能捐粟,穷交为酌罍。

犹然士不遇,《二鸟赋》堪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许楣的诗《题江韬叔诗集(其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造物主无常和人才命运的感慨。首句“造物太无赖”,批评了大自然的无情,似乎有意让杰出的人才经历困苦。接着,“何心生此才”质疑了为何赋予这样的人才却让他们身处艰难。

“寒饥出诗骨”描绘了诗人在饥饿与寒冷中仍能激发创作灵感,将生活的艰辛转化为艺术的力量。而“烽火爨琴材”则暗示了战乱时期,连琴弦都可能用来烧火取暖,生活条件极端恶劣。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像宰相那样有能力的人还能捐出粮食,而贫穷的朋友也能拿出酒来共饮,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然而,“犹然士不遇”表达了对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深深同情,最后借《二鸟赋》的故事表达哀叹,这是一篇寓言诗,寓意着贤士的遭遇如同被束缚的鸟儿,令人感叹。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苦难与人性的光辉,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收录诗词(2)

许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江韬叔诗集(其二)

古锦囊忽至,韬之深复深。

梅花间一物,山石后孤吟。

此手故无敌,彼苍元有心。

天梯不到处,特纵谪仙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一)

导江来岷山,嵯峨实无匹。

瑶草杂丹砂,灵异靡能悉。

其间数百里,峨眉尤特出。

中多绿字书,皆言长生术。

仙人紫鸾车,手抱瑶姬瑟。

碌碌尘土中,俗缘谁得毕。

坐令多名山,一一对面失。

感此信恣意,林泉娱暇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二)

言陟兹山来,青翠邈难匹。

十步一长吁,奇险不可悉。

引领望中峰,云间没复出。

聿想山中人,定有王乔术。

忽然微雨过,寒风吹萧瑟。

行路岂不难,奇赏会须毕。

回首眺冥濛,前路忽已失。

夕烟开晚晴,乱山照斜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三)

平明登绝顶,身与众真匹。

天风卷颓云,诸山了可悉。

瓦屋峙其前,雪山从后出。

老佛双瞳方,授我清净术。

是时山寂然,泠泠泛瑶瑟。

琴声亦既歇,佛言犹未毕。

山中无是非,世间有得失。

我亲闻此言,皎如见天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