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秋但觉晓犹清,起趁空明绕砌行。
在竹露沾星下影,出林鸦带夜来声。
烟随历乱孤光去,人语稀微众动生。
高枕倒衣皆此际,纷然喧静各为情。
这首明代诗人钟惺的《秋晓》描绘了一幅清晨秋日的宁静画卷。首句“清秋但觉晓犹清”开门见山,点出秋日早晨的清新气息,仿佛连晨曦都带着一股凉爽。诗人起身漫步,“起趁空明绕砌行”,享受着黎明时分的明亮与宁静。
接下来两句“在竹露沾星下影,出林鸦带夜来声”,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竹叶上挂着露珠,星星倒映其下,以及林中乌鸦尚未完全散去,还带着夜晚余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静谧氛围。
“烟随历乱孤光去,人语稀微众动生”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早晨的变化,轻烟随着微弱的光线飘散,而人声逐渐增多,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显示出生活的活力。
最后两句“高枕倒衣皆此际,纷然喧静各为情”,诗人以个人的感受作结,无论是高枕仰卧还是披衣而起,都在这清晨的喧闹与宁静中找到了各自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秋日清晨独特韵味的深深体验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秋日早晨的清新、静谧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
闲园无意作衰天,水气花阴事事然。
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
鱼龙夜惜残秋去,乌鹊寒惊片月迁。
四序栖寻吾欲遍,爱君不独在林泉。
夏浅湖心伏,不分天水非。
新帆随数点,好鸟择边飞。
日月光难遍,江湘气尽归。
客舟来此泛,孤似岳僧扉。
入瓶过十日,愁落幸开迟。
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
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
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
内外湖争碧,朝昏时觉遐。
友朋非一处,山水作邻家。
偶逐葑船散,同随渔火斜。
频呼免相失,桥隔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