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窗竹敛晚影,云起天冥冥。

一雨输微凉,收尽蚊蚋声。

生意落原野,焦黄返新青。

滂沱更三日,端可□年登。

呼儿具樽酒,喜剧不暇倾。

长风捲归云,隙月忽微明。

叶端留馀滴,不满一饷听。

形式: 古风

翻译

窗外竹林在傍晚收敛了光影,天空乌云密布。
一场雨带来了微微的凉意,驱散了蚊虫的嗡鸣声。
生机勃勃的景象回归田野,稻谷由焦黄转为新绿。
大雨连续下了三天,或许能带来丰收的好年景。
呼唤孩子们准备美酒,庆祝的喜悦都来不及畅饮。
长风吹散了乌云,月亮透过缝隙显得明亮。
叶子尖端还挂着雨滴,倾听的时间却已不够。

注释

窗竹:窗外的竹林。
敛:收敛。
晚影:傍晚的影子。
冥冥:阴暗不明。
一雨:一场雨。
输:带来。
蚊蚋:蚊子和小飞虫。
声:声音。
生意:生机。
落:回归。
焦黄:干枯的黄色。
新青:新生的绿色。
滂沱:大雨。
更:继续。
三日:三天。
端:或许。
可:能够。
年登:丰收。
呼儿:呼唤孩子。
具:准备。
樽酒:美酒。
喜剧:欢乐的时刻。
不暇:来不及。
长风:大风。
捲:卷走。
归云:乌云。
隙月:月光透过缝隙。
叶端:叶子尖端。
不满:不够。
一饷:一会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之后的景象和农民的喜悦心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示了雨后大地回春的生机与活力。

“窗竹敛晚影,云起天冥冥。”这两句设置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神秘的氛围,窗前的竹子在傍晚时分投下了长长的影子,而远处的云端似乎连着那无垠的苍穹。

“一雨输微凉,收尽蚊蚋声。”这两句描绘了雨水带来的清凉,以及雨后那些吵闹的蚊蚋声音被雨水所淹没,呈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生意落原野,焦黄返新青。”这里的“生意”指的是生命力,“原野”则是广阔的大自然。诗人通过“焦黄返新青”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雨后大地由枯萎转向生机勃发的变化。

“滂沱更三日,端可□年登。”这两句中,“滂沱”形容雨声,“端可□年登”则可能是在描述某种时节或年龄,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呼儿具樽酒,喜剧不暇倾。”这里的“呼儿”是呼唤自己的孩子,“具樽酒”则是准备好了酒。诗人表达了在雨后与家人共享这份喜悦的心情,而“喜剧不暇倾”可能是在形容他们的快乐之情来不及细说。

“长风捲归云,隙月忽微明。”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界的壮丽景象,长风卷动着云朵,而原本被云遮挡的月亮也开始露出一丝光芒。

“叶端留馀滴,不满一饷听。”最后两句诗中,“叶端留馀滴”是雨后的树叶上还挂着未完全滴落的水珠,而“不满一饷听”则是在形容那微小的声音,如同不够一钱银子的价值,可见其轻微。这里可能在比喻某种微不足道但又美好的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平凡生活中那份难得的喜悦与满足之情。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暑夜闻松声

老松叶閒风所藏,露气引风风正狂。

吹云去作何处雨,馀力犹能为此凉。

来从月里觉愈爽,助以溪声听更长。

椎床抚几喜欲绝,赤日杲杲升扶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楼

木末孤蝉鸣不休,客子正倦还登楼。

断虹阁尽芳草雨,孤雁点破南云秋。

城头笳声撼落叶,渡口霞影摇轻舟。

浮生扰扰事无限,搔首坐看斜阳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程申斋梦与江和叔咏余近作明日以二韵续所寄见示次韵酬之并呈和叔

片片绿剪湘潭烟,点点露滴秋凉天。

正厌堆阜矻太华,欲避娇吭哑孤蝉。

卷曲离奇且朽老,馀习蟠错未铲扫。

梦寐不忘我湔祓,谓曷一语能近道。

形式: 古风

程森甫见示同伯几游雪矼观海棠之作伯几尝与余有此约次韵寄之

风中雾屦拂银湾,满贮烟霞洞府宽。

物外山供情宛转,吟边海让思瀰漫。

岫云影压龙湫暝,涧瀑声吹鹤梦寒。

唤醒海棠花畔约,不堪饶舌有丰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