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舟行寄鲍若洲

夜来认、是江南岸。朝来认、不是江南岸。

却又东风,吹过雨、莺花乱。风过也,流水无人管。

蒲帆织,乡思澹。柳花深、沙外鸥相唤。

殷勤劝客停双桨,只一望、是山远天远。

草堂回首,猿鹤交怨。芳草绵绵,不断射鸭春江暖。

满地芦芽短。

形式: 词牌: 婆罗门令

鉴赏

这首《婆罗门令·舟行寄鲍若洲》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描绘了舟行途中对江南景色的深切怀念与感慨。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和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

开篇“夜来认、是江南岸。朝来认、不是江南岸。”以昼夜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江南美景的追寻。夜晚,诗人仿佛在梦中辨认出那熟悉的江南岸边,而清晨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在异乡,这种失落感油然而生。

接着,“却又东风,吹过雨、莺花乱。”东风带来江南特有的湿润与生机,雨中的莺歌燕舞,渲染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但同时也暗示着离愁别绪。东风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吹散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使他更加渴望回到那个充满温暖与生机的地方。

“风过也,流水无人管。蒲帆织,乡思澹。”风吹过,流水自流,似乎无人在意,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然。蒲帆编织,或许是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出来,使得乡愁更加具体而深刻。

“柳花深、沙外鸥相唤。”柳花深处,鸥鸟相鸣,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鸥鸟的呼唤,或许是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也可能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前文的乡愁形成对比,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殷勤劝客停双桨,只一望、是山远天远。”诗人深情地邀请友人停下船桨,只为了眺望远方的山水,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与渴望。山远天远,既指实际的距离,也象征着心灵上的距离,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草堂回首,猿鹤交怨。”草堂是诗人想象中的归宿,猿鹤的哀怨,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芳草绵绵,不断射鸭春江暖。”芳草连绵,春江温暖,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图,与开头形成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满地芦芽短。”芦苇新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舟行途中的情感波动,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22)

顾光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妾家莲叶西边住。郎归莲叶东边去。试手摘新莲。

低鬟落翠钿。露圆花溅泪。莲子清如水。

眉月两头纤。莲心彻底甜。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绮罗香.春雨用史梅溪韵

润逼轻寒,潜敲细响,愁里霏霏朝暮。

洒入帘衣,刚被回风邀住。

迷断了、芳草汀洲,谁唤赳、云鸠江浦。

逗星星、船尾渔灯,烟蓑零落夜塘路。

闲情千缕万缕,都付空烟织暝,晚潮争渡。

一片颓云,还锁雨山眉妩。

料今夜、梦到池塘,问树杪、飞泉何处。

只卖花、门巷深深,小楼八不语。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高阳台.春水

碧绉鱼纹,红漂燕影,玻瓈划破兰桡。

带得春来,和云和雪和潮。

东风不管江南恨,任东流、冰风都消。

浪花飘,芳草连波,波上平桥。

夜来一霎菰蒲两,看前溪岸阔,野渡舟高。

荇带牵回,溅溅新渌抽篙。

涟漪倒浸春山影,送湔裙、陌上人遥。

酒帘招,不辨仙源,万树红桃。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一络索.送揖峰南归

又是疏钟落照。送君归棹。

骊歌齐唱阑时多,半说江南好。长是春来草草。

更添离抱。几番风信到樱桃,刚一夜、开齐了。

形式: 词牌: 一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