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灌园同社景薰楼

朝笼薄雾晚晴霞,胜概还多蔑以加。

楼阁近临宫保第,山川长护孝廉家。

门因有道称通德,人是能诗算浣花。

虽设常关知未许,问奇无日不停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灌园同社景薰楼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氛围。首句“朝笼薄雾晚晴霞”以晨雾与晚霞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景象。接着,“胜概还多蔑以加”表达了对这里美景的赞叹之情,认为这里的风光难以超越。

“楼阁近临宫保第,山川长护孝廉家”两句,通过楼阁与山川的描绘,展现了景薰楼周边环境的尊贵与自然之美,暗示了其所在之地的显赫地位和深厚文化底蕴。

“门因有道称通德,人是能诗算浣花”则赞美了景薰楼的人文气息,提到这里不仅道路宽广,象征着道德的通达,而且聚集了能写好诗的人才,如同唐代诗人杜甫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

最后,“虽设常关知未许,问奇无日不停车”表达了对景薰楼独特魅力的向往与追求,即使设置了常规的限制,也挡不住人们前来探索奇景的热情,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停车驻足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薰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深深的喜爱与敬仰。

收录诗词(27)

傅锡祺(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谢君生圹

万叠山峦蘸碧空,身前身后感何穷。

几条白骨成灰易,一领青衫洒泪同。

昔日视师生亦壮,他时入地鬼之雄。

蓬蒿半亩逍遥境,留待修文宅此中。

是处佳城葬汝真,葬侬何处转伤神。

一锄未了三春梦,七尺仍留百岁身。

即有高碑休堕泪,断无疑冢去欺人。

买山不作生时计,芳草斜阳结净因。

鸡黍田庐惠屡叨,仙栖独惜未曾过。

生前户牖绸缪早,劫后河山涕泪多。

不待盖棺方定论,敢同临穴一高歌。

此诗情比延陵重,空向孤坟剑自摩。

形式: 古风

林痴仙上舍柬招诸吟朋宴集于谢颂臣先生生圹时重九后二日也惜余途远不及与会作此寄赠

墓门拱木尚生存,奇事奇人两足论。

白发无情催老境,青山有约葬诗魂。

题碑主客何妨赘,同穴夫妻更见恩。

重九既过来独后,可怜辜负此吟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台中访傅鹤亭陈枕山二君

数载惊暌隔,相看各问年。

形容怜我瘦,文笔羡君妍。

近市心偏野,能閒俗亦仙。

赠投无别物,袖里有新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题谢颂臣先生生圹

男儿生不能裹尸马革事穷边,立功万里勒燕然。

又不能隐形服气归神仙,白日尸解升青天。

当学漆园傲吏委形骸,下饲蝼蚁上乌鸢。

不尔亦当将身化猿鹤,日与虫沙相周旋。

人生世上疣赘耳,溃痈决后均茫然。

达人方寸喻此理,一视死生无流连。

叹彼仆仆堪舆者,槁项黄馘真可怜。

吾友颂臣更豪放,未死先为埋骨圹。

科山山下筑生坟,前祖后妻相依傍。

坟成鸡黍邀故人,走也未往神先送。

万里驰词拟赠君,未敢长歌将哭当。

曾闻孔圣言,死骨当速朽。

肉体非黄金,不坏亦何有。

又闻宗教家,灵魂乃为宝。

身壳本六尘,火之无不可。

先生儒学探天机,旁通禅理兼能诗。

馀事间及青乌术,葬经岂受古人欺。

或疑身后经营计太早,不过平时妄塞悲。

数首生挽渊明诔,一篇生祭楚人辞。

他年路过科山麓,我欲招魂一问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