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三)

金台为客动经年,北望乡山万里天。

书札久无朋旧问,官居惟有老亲怜。

白云渺渺西江外,归雁翩翩落日边。

早晚淦头逢驿使,殷勤为我寄长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寄伯兄季质及诸弟》组诗中的第三首。金幼孜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乡之情,描绘了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金台为客动经年,北望乡山万里天”,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作为客居他乡之人,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北望故乡的方向,那遥远的山峦在万里苍穹之下显得格外渺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向往。

颔联“书札久无朋旧问,官居惟有老亲怜”,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孤独与寂寞的心境。长时间以来,没有收到朋友和故人的来信,只有年迈的双亲在远方给予关怀与慰藉。这一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亲情的依赖。

颈联“白云渺渺西江外,归雁翩翩落日边”,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白云飘渺,西江之外,归雁在落日余晖中翩翩飞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

尾联“早晚淦头逢驿使,殷勤为我寄长篇”,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期盼着有一天能在淦头遇到传递消息的驿使,能够将自己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一封长篇的书信传达出去。这种期待,既是对亲情的渴望,也是对心灵慰藉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亲情的依恋,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四)

淹留京国值残年,回首西江隔楚天。

金马玉堂容我老,清泉白石为君怜。

已闻卜宅依云际,尚忆携书到日边。

尽道别来多赋咏,锦囊珠玉动成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夕次胡祭酒韵

灯前又是一年过,久客宁知白发多。

天上椒花浑烂熳,故园生计己蹉跎。

玉堂诗句联珠玉,华屋笙歌艳绮罗。

独坐斋居清似水,早朝又拟候鸣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云山草堂为杨庶子赋(其二)

草堂潇洒出氛埃,叠嶂层云翠作堆。

林下日长书帖静,溪头水满棹船回。

兴来展席看图画,客至挥毫对酒杯。

倘得承恩归梓里,杖藜还许共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刘院判

旧传方技独精深,白首难忘济世心。

声誉早知闻禁闼,交游今喜在词林。

种来仙朵频收谷,炼就丹砂欲化金。

我为邹阳偏感激,谩酬旧德写新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