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题为《书倪元镇画》,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的山林景象,以及远处苍茫的天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一幅淡烟光,云林笔有霜”开篇即点明了画面的基调——淡雅而带有朦胧之美。淡烟轻拂,云雾缭绕的山林仿佛披上了一层薄霜,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感觉。这里运用了“笔有霜”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作品的质感。
接着,“峰头横片石,天际渺长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面的细节。山峰间横卧着一片岩石,与天边的苍茫形成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这种对细节的精细刻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虽赝须金换,如真胜壁藏”则表达了对倪元镇画作的赞赏之情。即使这幅画是假的,也比真迹被藏于墙壁之中更值得欣赏和流传。这句话巧妙地将艺术价值与物质价值进行了对比,强调了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最后,“偏舟归去景,入画亦茫茫”以舟行归去的场景结束全诗,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即使是在归途中,那画中的景色依然让人感到迷茫而深远,仿佛融入了画中世界,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对倪元镇画作的描述,不仅赞美了其艺术成就,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对艺术之美的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徐渭成功地将一幅画作转化为文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云雾缭绕、苍茫无垠的山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