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使君次韵见属次韵答之

蛮县三年喜及瓜,归欤春思自无涯。

朝阳岩上无残雪,庆朔堂前已乱花。

归到儿曹应借问,为言颠发未全华。

仲宣正得依投处,万里心安即是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熊使君次韵见属次韵答之》。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归家的渴望之情。

首联“蛮县三年喜及瓜,归欤春思自无涯”,诗人以“及瓜”比喻在异乡度过了三年时光,表达了对回归故里的喜悦之情,同时流露出对春天到来时思乡情绪的无限延伸。这里的“无涯”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思乡之情的深沉与广阔。

颔联“朝阳岩上无残雪,庆朔堂前已乱花”,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朝阳岩上的积雪消融,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而庆朔堂前的乱花盛开,则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象征着生机与繁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归到儿曹应借问,为言颠发未全华”,诗人想象回到家乡后,可能会被家人询问头发是否全部变白,他回答说并未完全白发,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年轻与活力,同时也透露出对家庭温暖的期待。

尾联“仲宣正得依投处,万里心安即是家”,引用了王粲(字仲宣)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万里之外,只要心中有家,就能感到安宁与满足。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家的强烈渴望。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其一)

年来何事忆莼鲈,家近秋风万顷湖。

五马曾同当日渡,二疏今见古人图。

山灵尚勒移文否,田父时遭泥饮无。

馀论不妨传四海,君家世世有潜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其二)

拂衣归憩旧烟萝,钟鼎山林竟孰多。

眼看空花皆是幻,心同古井肯重波。

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

我亦行抛簪笏去,从君春日晒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戏孙仲益暮春自尚书郎予告迎妇浙东留毗陵久之

尊酒相逢禊饮初,花飞柳暗忽春馀。

不嗔太史牛马走,许醉郎官樱笋厨。

幸有雪儿歌妙句,何妨云液载行车。

只愁人误刀头约,新月娟娟已镜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张闳道西池小集

眼中烟水复云林,地胜身闲得细寻。

沙暖凫鸥浑得意,日长桃李自成阴。

风光欲尽今馀几,杯酒相逢莫厌深。

报答春江无好语,浪陪诸彦恣窥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