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康唐伯南扫月轩

竹影扫秋月,乃是仙人诗。

至今幽隐士,想像沙塘陂。

开轩笑长风,坐看山月吐。

修篁出清姿,会作婆娑舞。

莫遣儿辈觉,此乐无人知。

谁家复多竹,风月同幽期。

幸当语竹弟,俗士久暌阙。

主人倘无嫌,为扫石上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竹影扫秋月”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想象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以“仙人诗”来形容这景象,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至今幽隐士,想像沙塘陂。”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情怀,仿佛在说,即便是在遥远的过去,那些追求心灵自由和自然和谐的隐士们,也会被这样的景色所吸引,想象着自己置身于沙塘陂这样的静谧之地。

“开轩笑长风,坐看山月吐。”这里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自在,他敞开窗户,迎着长风,静静地欣赏着山间升起的月亮,这份闲适与自然的和谐相融,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修篁出清姿,会作婆娑舞。”竹子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韵律,仿佛在月下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生命的活力与美感,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莫遣儿辈觉,此乐无人知。”这句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孤独感,似乎在说,这样的美好与快乐,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大多数人可能难以体会其中的深意。

“谁家复多竹,风月同幽期。”诗人在此提出疑问,似乎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在风月之下享受这份幽静与美好。

“幸当语竹弟,俗士久暌阙。”诗人希望与竹子这位“兄弟”对话,表达对世俗的疏离与对自然的亲近。

“主人倘无嫌,为扫石上月。”最后,诗人邀请主人一同欣赏月色,希望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能够与他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3)

范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郑亨仲可友亭

郑君坐交穷,结柳穷不去。

无朋长独立,老大荒村住。

荒村扫人迹,取友惟西山。

当应爱山标,可望不可攀。

牵萝架风亭,巀嶭揖高调。

修檐入危碧,阮眼坐相照。

嗟今轻薄子,对面生九疑。

宁如友真山,贞质终无移。

怜君意超超,愧我劳勿勿。

未共结交心,漫负心脾骨。

形式: 古风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其一)春

门外啼鸦暗柳浓,华堂翠幕度香风。

流莺不识梦魂远,自向窗前诉落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其二)夏

水亭珍簟卧琉璃,日暮凉生小雨催。

谁刺莲船过前渚,榜歌声落枕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其三)秋

小窗卧冷听吟蛩,半拥轻衾乍怯风。

清梦不成空有恨,萧骚疏雨打梧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