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登燕子矶怀古

扬子江南燕子矶,杨花燕子一时飞。

六朝人物空流水,两晋山川尽落晖。

草色远迷瓜步去,潮声暗打石头归。

倚阑天际春三月,惆怅东风动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章的《暮春登燕子矶怀古》描绘了诗人于春天登临燕子矶时所见的景象和引发的历史感慨。首句“扬子江南燕子矶”,点出地点,燕子矶位于长江南岸,暗示了诗人眼前的自然风光。次句“杨花燕子一时飞”,以杨花与燕子共舞的形象,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流转。

接下来,“六朝人物空流水”,诗人借六朝历史人物已逝,只剩下江水流逝,表达了对时光荏苒、人事如梦的感慨。“两晋山川尽落晖”,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夕阳余晖洒在山川之上,增添了怀古的苍凉气氛。

“草色远迷瓜步去,潮声暗打石头归”两句,通过描绘远处草色朦胧和潮水拍打石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寓言着历史的痕迹和自然的永恒。

最后,“倚阑天际春三月,惆怅东风动客衣”,诗人倚靠栏杆,面对春天的景色,心中却涌起无尽的惆怅,春风拂动衣角,仿佛在提醒他客居异乡的孤独与感伤。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燕子矶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30)

林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黄鹤楼作

望里山川是楚乡,美人何处水茫茫。

祢衡作客留江夏,赵壹辞家出汉阳。

鹤去未知芳草暗,雁来先觉白云凉。

倚楼无限西风意,堪与千秋一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酒舍

垆头竹叶千杯有,扇底桃花四月无。

且放歌声满天地,莫开醒眼向江湖。

南人不复怜鹦鹉,北客何须怅鹧鸪。

芳草斜阳看不尽,春明门外独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吴门秋日送族人南还

百花洲畔木兰船,杯酒西风思黯然。

客似长卿游已倦,人如小谢别堪怜。

江城暮色初回月,野树秋声尽入蝉。

明日姑苏台上望,片帆落处是南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潜山送友还闽

草草相逢楚泽西,红亭绿酒又分携。

人生底事怜鸡肋,客路长教怨马蹄。

舒子州前柽叶暗,越王城里荔枝齐。

十年归梦如流水,一夜随君下建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