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馀子碌碌不足数。

身著岑牟前击鼓,祢生狂呼老瞒沮。

我辱衡,衡辱我,我欲杀之犹雀鼠。

一投荆,再送楚,黄鹤矶头赋鹦鹉。

鹦鹉才多为舌误,举世何人不相妒。

生莫逢,仇主簿。

形式:

鉴赏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鹦鹉曲》是一首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讽刺诗。诗人以孔融(孔文举)和杨修(杨德祖)两位才子开篇,暗指他们因才情出众而引起他人嫉妒。接下来,通过“身著岑牟前击鼓”和“祢生狂呼老瞒沮”等典故,描绘了孔融和杨修的狂放不羁,以及他们与曹操(老瞒)之间的互动。

诗人以“我辱衡,衡辱我”表达自己遭受侮辱后的愤慨,这里的“衡”可能指的是祢衡,他以才学傲视曹操,曾被曹操羞辱。诗人表示要像对待雀鼠一样消灭对手,通过“一投荆,再送楚”和“黄鹤矶头赋鹦鹉”来比喻自己的反击,暗示自己在文字上给予对方致命一击,如黄鹤楼上的鹦鹉赋诗般犀利。

最后两句“鹦鹉才多为舌误,举世何人不相妒”,进一步揭示了才子易遭嫉妒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子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辛辣,讽刺意味浓厚,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汉寿侯

汉寿侯,义且武。冠三军,振华夏。斩仇将,报知者。

身不可留臣有主,老瞒不追犹有度。

谁其仇者吴陆吕,岁十二月侯出走,吴人缚侯生缚虎。

生缚虎,死犹怒。髯如虬,眼如炬。

吁嗟汉乎天不祚,有马不践中原土,侯身虽亡神万古。

形式: 乐府曲辞

银杯联句

新成此银杯,亟与佳客饮。

咸称量不及,共讶深何甚。

蛤唇自妙斲,菊瓣特精锓。

器容见弘度,制美出高品。

周流爱危擎,传观劳谛审。

巨哉真强呼,陶然方觅寝。

将酌更濯泉,欲劝先敛衽。

莫嫌鱼菜薄,须念风日凛。

载浮乃不辞,言归还数禀。

酌难壁弃馀,逊若袖翻沈。

呈筵已起畏,到口先生噤。

子其俟能者,藏诸姑袭锦。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虎丘陈公楼

芳春择胜作山游,再过山中已杪秋。

岩菊有花撩客醉,野人无事为僧留。

郡中白傅开新路,池上陈公筑旧楼。

今古悠悠谈麈外,吸泉聊自润诗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五丈原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

营门不开呼者怒,挥戈指天天宇漏。

将星堕空化为土,鍊石心劳竟何补。

侯归上天多旧伍,关为前驱张后拒。

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