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陈东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板荡几材杰,遗忧独此君”两句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境相联系,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当前社会的忧虑。接下来,“至今传胜概,太学有清芬”两句,赞美了陈东庙的盛名远播和其精神品质的高洁,暗示了陈东庙作为文化象征的价值。
“碧血三朝恨,丹阳何处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碧血”与“三朝恨”的对比,以及对“丹阳何处坟”的疑问,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和对逝去英灵的怀念。最后,“未如辛庆忌,徒蹝免朱云”以辛庆忌和朱云两位历史人物为例,暗含了对当世缺乏像他们一样敢于直言、不畏权势之士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现实社会的隐喻性批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