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景象。首句“清风乍起鸟巢堕”,以“清风”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随后“乍起”二字则暗示了风力之轻柔,仿佛不经意间拂过,却能引发细微的变化——“鸟巢堕”。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互动,也暗含着一种静谧与和谐之美。
次句“残月初沉渔艇归”,将视角转向夜空与水面。月已近落,仅余残辉,映照在归航的渔艇上。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自然描绘,也蕴含着生活的节奏与渔民劳作的辛劳。渔艇的归来,既是对一天劳作的结束,也是对家的渴望与归宿感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清风”与“鸟巢”的轻盈对比,“残月”与“渔艇”的静动结合,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寄托了对生活、对家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张裕钊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深邃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