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六日早发新化

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

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

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

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城郭,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所见所感。首句“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展现了一幅行旅图景,诗人走出城市,跨过溪流,眺望前方连绵不绝的山峰,充满了探索与期待。

接着,“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描绘了初秋的景象,晨雨带来微寒,碧绿的山峦映衬着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诗人通过“晓雨”、“薄寒”、“碧嶂”和“秋容”等词语,细腻地勾勒出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情感的独特理解。在他人眼中,秋天可能意味着离别与哀愁,但在诗人看来,秋天的山色更加浓郁,充满了生机与魅力。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表明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他似乎对仕途感到厌倦,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种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故园黄菊花,正及茱萸钟。佳节不负人,江海愧浮踪”将思绪拉回到家乡,提到故乡的黄菊与茱萸,以及即将到来的佳节。诗人感慨于自己未能陪伴家人共度佳节,内心充满愧疚,同时也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反思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139)

谢廷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宿金鸡铺

水驿隔风雨,湖天吹浪花。

湖南使君舫,夜宿近渔家。

渔家崩岸侧,疏篱逐江斜。

小艇昏黑归,网罟映寒沙。

寂莫复寂莫,屡问无酒赊。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芒洲夜泊别陈生师鲁

溪晚风力恬,波面澹凝碧。

停桡向林皋,系缆傍矶石。

烟汀隐幽草,香气飘几席。

隔水苍翠多,归鸟三两翼。

佳景不独赏,得士欣拱璧。

风前共展卷,露坐忘岸帻。

妙理自心悟,奇论惊出格。

吾道有骨肉,好善岂为癖。

明日衡山阳,惆怅江天夕。

形式: 古风

过彭泽县

挂帆过匡庐,舣舟向江县。

彭泽旧知名,渊明今不见。

岩松露沾盖,堤柳风拂面。

虽非当时物,过客生爱恋。

公如素玉姿,不以缁涅变。

又如瑶台鹤,凡鸟亦知羡。

我欲赋吊词,清诗公所擅。

我欲酹一觞,薄酒不堪荐。

涨泽晓乘舟,秋涛夜驰传。

区区葵藿心,琐琐芹曝善。

因公怀昨非,归里今得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游天池山

千山万山招欲来,龙翔虎跃青崔嵬。

突然拔地势莫测,擎天一柱何雄哉。

崖倾石走骇神怪,涧呼谷吼驱风雷。

振衣绝顶纵双目,烟涛浩渺沧溟开。

帆樯参差戏凫雁,岛屿联络浮罂罍。

贮云承露有三窟,石泉寒浸千年苔。

澄凝静涵天日影,更想星月光昭回。

探奇索怪不知倦,凌虚历险遭颠颓。

烟村指顾辨桑梓,兄弟三五同追陪。

坐临飞泉各分历,更籍磐石深徘徊。

自惭康乐山水癖,斯游胸次何恢恢。

天下名山几经过,衡庐雁宕徒惊猜。

远游正欲学司马,龙门禹穴探奇瑰。

胸中一吐金石响,肯使万卷徒兼该。

笑杀余生老环堵,床头蠹简空成堆。

短歌草草识发轫,划然笑出烟霞隈。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