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延在雨天所作,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愁绪与孤独感。诗中的“对雨愁无那”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雨天时内心的愁苦无法排解,这种愁绪似乎与外界的自然景象产生了共鸣,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沉重。
“时扃白板扉”描绘了诗人关闭房门,独自面对愁绪的状态,白板扉可能象征着一种简朴、清冷的生活环境,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郁。接下来的“惊看尘鬓改,坐使壮心违”则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诗人惊讶于自己鬓发的改变,这不仅是外貌上的变化,更是内心壮志未酬的失落感,暗示了诗人曾经的雄心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
“有客传椷素,何人问布衣”两句,通过描述有客人来访却无人关心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这里的“椷素”可能指的是信件或书简,“布衣”则是指平民百姓,暗示了诗人虽有知音,但无人真正理解其内心的苦楚和追求。
最后,“思君不得见,心逐白云飞”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愿望。诗人的思绪如同白云般飘逸,自由地飞翔,这既是对现实束缚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