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罗著作风琴诗送毕长官

君不见长风翏翏起山林,大木怒呺喧万窍。

是为天籁来无方,中有知音全众妙。

洛阳琴工誇死桐,齐鲁诸儒颂清庙。

刻商变羽不得骋,击手高张空改调。

岂如风琴得自然,但令雕虎长清啸。

铿锵阐缓连昼夜,已断复续谁能料。

不论九奏金石谐,那辨五弦宫徵少。

世间俚耳何足听,幸有杨荂嗑然笑。

高堂置酒月如霜,金盘照筵红蜡烧。

渊明子贱皆有琴,两君叵惜清樽醮。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这首诗以风琴为喻,描绘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景象。诗人通过“长风翏翏起山林”、“大木怒呺喧万窍”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风声的壮丽与力量,将其比作“天籁”,强调其来自无形之处,蕴含着宇宙间万物之妙。接着,诗人将风琴与古代的音乐艺术相联系,通过“洛阳琴工誇死桐,齐鲁诸儒颂清庙”等诗句,赞美了传统音乐的高雅与深邃。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对传统音乐的赞美,而是进一步探讨了自然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真正的音乐应当如同自然界的风声一般,自然而然地流淌,不受人为的约束与限制。“岂如风琴得自然,但令雕虎长清啸”,表达了对自然音乐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铿锵阐缓连昼夜,已断复续谁能料”,则描绘了这种自然音乐的连续性与不可预测性,强调了其生命力与创造力。

最后,诗人通过“不论九奏金石谐,那辨五弦宫徵少”等诗句,表达了对自然音乐超越传统乐器与乐理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音乐应当超越形式与规则,直接触动人心。在这样的音乐面前,世俗的耳朵或许难以理解,但诗人却找到了共鸣,通过“幸有杨荂嗑然笑”这一细节,展现了对自然音乐的深深喜爱与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风琴的比喻,不仅赞美了自然音乐的美妙与深邃,也表达了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尊重与反思,以及对超越形式、追求内心深处真正音乐的渴望。诗人的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将抽象的音乐概念与具体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保州乱

缘边戍兵精绝伦,腹饱官粟思食人。

健儿睚眦杀刺史,可怜百口同埃尘。

燕云苍苍日色紫,帐前血流守尉死。

乱兵相欢肯畏天,保州去边无百里。

形式: 古风

耳病

风林几处飕飕叶,石涧无时浩浩泉。

正欲登山惊雨过,未经烹鼎怪汤煎。

病身老态何由避,耳疾行当耳顺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竹间亭作

溪东杂花乱如谷,溪西老树交篁竹。

横槎波水才一苇,缭径出林凡几曲。

半旬霖雨泉脉动,四岸春风柳芽绿。

眼前景物向人好,心事幽忧伤局促。

形式: 古风

邓圣求往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苏子瞻谪官黄州游武昌见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诗示余余为次韵和之

侧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缭径丛花栽。

溪风暂过响修竹,岭雪未尽兼寒梅。

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萦崔嵬。

孙家旧事颇可见,樊山杳霭临钓台。

赤壁楼船不馀烬,属车豹尾空尘埃。

埋名腐骨彼谁子,正见邱墟黄土堆。

三分割据亦徒话,今人尚为羞瓶罍。

谢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与期江隈。

次山孟宰继有作,洼尊取饮摩苍苔。

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

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

腰金佩鱼见官秩,不似迁客谈象雷。

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烦公来。

南人歌声易慷慨,公诗感激成叹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