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

一百五日禁烟节,二十四番花信风。

风光满眼但相对,孤负清樽明月中。

人生百岁若转毂,昨日年少今成翁。

落花再发粪上英,腐草半化沙中虫。

空烧黄金买大药,白骨难转衰颜红。

古来圣智亦黄土,万里山河忽无主。

青春不醉无奈何,我为若歌若其舞。

君不见敝貂小儿六印悬,口吻呼噏生云烟。

蛇行才起车已裂,死为城南二顷田。

歌钟富贵岂长保,皓首犹虞拂衣早。

十君四姓等弈棋,秽骨须臾已秋草。

却慕区区身后名,独醒刺促辜平生。

途穷豪士空恸哭,笑杀桃花无限情。

对花沽酒且复酌,醉眠不放鸬鹚杓。

春光欲别尞忍醒,梦枕杜鹃红漠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三月三日》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思考。

首句“一百五日禁烟节”,点明了清明节的背景,清明节在古代有禁烟习俗,以纪念先人。接下来“二十四番花信风”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二十四番花信风指的是春季里二十四候的花开花谢,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风光满眼但相对,孤负清樽明月中”,诗人通过对比清明节的美景与饮酒赏月的欢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遗憾。接着,“人生百岁若转毂,昨日年少今成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快速转动的车轮,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短暂。

“落花再发粪上英,腐草半化沙中虫”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暗示了死亡并非终结,而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延续。而“空烧黄金买大药,白骨难转衰颜红”则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古来圣智亦黄土,万里山河忽无主”这一句,借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表达了对权力与命运无常的感慨。接下来,“青春不醉无奈何,我为若歌若其舞”则是诗人对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呼吁,鼓励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快乐与自由。

“君不见敝貂小儿六印悬,口吻呼噏生云烟。蛇行才起车已裂,死为城南二顷田”通过具体事例,讽刺了权贵的虚荣与短暂,以及生命的脆弱。最后,“歌钟富贵岂长保,皓首犹虞拂衣早”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权力、幸福等主题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比、比喻、讽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卞山僧谈山之胜欣然未能一往短歌怀之

昔泛白蘋洲,未到云深处。

今遇卞山僧,遥指云中树。

卞山处处皆白云,千峰万峰云不分。

白云回合即山寺,僧在乱云堆里睡。

脩篁蔽天亏日月,香茗流泉隐仁智。

霅溪南下合苕溪,百里苍苍猿一啼。

我欲寻僧采茶去,更入此峰西更西。

形式: 古风

月夜登楼望秦山

把酒欲饮壶已空,登楼对月谁与同。

倚楼千里入长啸,宇宙参差清气中。

春城缥缈浮烟树,城上遥山天尽处。

海潮如雨月西流,露重星稀不知曙。

青山招我更不眠,山路苍苍从此去。

形式: 古风

从邻老乞罂粟花不得戏拈

南邻千瓣好罂粟,粲烂宫锦披明霞。

主人好事客踵至,吃书埭溪谷雨茶。

可怜偷摘半邻女,大髻小鬟红满髽。

我亦爱花常闯户,每逢婢骂嗔双鸦。

今年脚气发颇早,欲行已踬黏壁蜗。

好花时候苦兀坐,惟有瓶卉横窗纱。

恨无隙地种此物,时向邻翁为乞花。

此翁惜花吝我乞,敲篱竹影空纷拿。

无花可采还一笑,闭门格格喧邻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严子允光摘芍药数朵见赠欣然成咏

寻春曾踏姑苏市,万紫千红满花肆。

何处更誇婪尾春,鼠姑鹿韭无名字。

今年牡丹当昼开,三百六十红楼台。

酿花滤酒年年熟,叩户游人日日来。

牡丹开尽春零落,闻道君家好红药。

也须扶杖走一看,东风病我春游脚。

鹧鸪一啼行奈何,美人共笑跛前却。

园丁跣足摇仓琅,数朵妖姿分绰约。

正逢佳客得尽欢,不使名花供独酌。

老去浑忘溱洧游,恐君相赠犹相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