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二)

落日不回照,颓波无西流。

人生处世间,倏忽如蜉蝣。

百年伤局促,其忧乃千秋。

一朝时命尽,悲风起松楸。

累累丘土中,谁辨王与侯。

贵亦不必喜,贱亦不必忧。

圣贤多微言,达者聃与周。

斗酒相娱乐,虚名安足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世态的变迁与人性的洞察。

首联“落日不回照,颓波无西流”,以自然景象喻示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如同夕阳西下,江水东流,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

颔联“人生处世间,倏忽如蜉蝣”,将人的一生比作蜉蝣的短暂生命,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蜉蝣虽小,却在短暂的生命中尽情绽放,象征着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颈联“百年伤局促,其忧乃千秋”,指出即使活到百岁,也感到时间紧迫,忧虑不断,而这种忧虑跨越千年,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紧迫感的普遍感受。

尾联“一朝时命尽,悲风起松楸。累累丘土中,谁辨王与侯”,描绘了生命的终结,无论是显赫的帝王还是平凡的百姓,最终都将归于尘土,化为一抔黄土,表达了对人生平等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悲风起松楸”描绘了墓地的凄凉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生死无常的主题。

最后两联“贵亦不必喜,贱亦不必忧。圣贤多微言,达者聃与周。斗酒相娱乐,虚名安足谋”,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人生,提出了一种超脱的态度:无论地位高低,都不必过分喜怒哀乐;圣贤的智慧往往蕴含在细微之处,而真正通达的人,如老子和孔子,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享受生活中的简单乐趣,不为虚名所累。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哲思,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和价值,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三)

闺房何凄清,思君意如捣。

追恨当别时,光景太草草。

愁款积胸臆,恍惚不能道。

别君未须臾,依然结怀抱。

安得回君车,与君再倾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拟古(其四)

徙倚高楼上,西北多浮云。

浮云望不极,妾泪徒纷纷。

丈夫思报国,仗剑远从军。

十年辽水上,生死不相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拟古(其五)

洛阳有异卉,灼灼生路傍。

颜色如朝霞,百步闻馨香。

五陵多游冶,观者如堵墙。

竟日欢不足,秉烛飞羽觞。

凉秋降白露,气序回清商。

嗟哉此异卉,倏忽无辉光。

容华不足恃,欢爱靡故常。

因之感薄俗,意绪重惨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遇(其一)

山居绝尘鞅,众虑寡所营。

长啸谷声应,抚琴薰风生。

云流古洞湿,雨过寒潭清。

年光自代谢,草木随枯荣。

且尽杯中酒,遑图身后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