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重阳

茱萸遍插话前因,菊酒重开不厌陈。

生恐刘郎仍搁笔,题糕胆怯到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习俗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

首句“茱萸遍插话前因”,以茱萸插满为背景,引出对过往故事的回忆,营造了一种怀旧而温馨的节日气氛。茱萸在古代被视为驱邪避凶的象征,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遍插茱萸,不仅是为了祈福,更蕴含着对历史与传统的深刻记忆。

次句“菊酒重开不厌陈”,则将焦点转向了菊花与美酒。菊花是秋季的代表花卉,与重阳节紧密相连;而“陈”字则暗示了酒的醇厚与时间的沉淀,表达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热爱与传承。这一句通过“重开”与“不厌陈”的对比,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持续追求与珍惜。

第三句“生恐刘郎仍搁笔”,巧妙地引用了典故,暗指害怕文人墨客不再提笔书写关于重阳节的美好诗篇。这里的“刘郎”借指文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期待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

最后一句“题糕胆怯到诗人”,则是对诗人创作时可能面临的挑战与犹豫的一种幽默表达。题糕,即在糕点上题字,是一种重阳节的习俗,也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此句以“胆怯”形容诗人在面对创作时的微妙心理状态,既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敬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重阳节的民俗风情与文化内涵,同时融入了对传统与创新、个人情感与社会文化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吕鹰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番社

社屋参差路转纡,社中忽见数番奴。

文身自昔称殊国,断发于今入版图。

墙以竹环皆郁翠,屋因茅搆束薪刍。

争弹口里同心调,携手成婚醉酪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登红毛城

高筑坚城自昔时,登临远眺快襟期。

潮声暗逐风声急,雁影还随日影迟。

鹿耳浮沉天以外,鲲身隐现水之湄。

于今休问当年事,总为王朝壮帝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节妇郑氏诗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馀生年二十。

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

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

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

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

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

生别死离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

精魂顷刻化天地,斯称巾帼如眉须。

君不见湘竹泪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

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

吁嗟乎,郑女节烈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

形式: 古风

过渔村见网珠

岂是鲛人洒泪流,悬空点点爱轻浮。

百千珠散还成琲,十二帘开不上钩。

无力飏风牵屋角,有情张目晒楼头。

试看密缀玲珑景,一网原从雨后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