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读书台二首(其一)

朝登紫微寺,日出林扉开。

寻僧访古迹,始见读书台。

岁月不复考,古人安在哉。

空馀丹井石,寂寞生苍苔。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紫微寺的情景,以及对顾况读书台的追思与感慨。首句“朝登紫微寺,日出林扉开”以清新之笔勾勒出早晨登山的景象,阳光初照,寺门徐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寻僧访古迹,始见读书台”点明了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寻找僧人,更是为了探寻历史的痕迹,最终发现了顾况曾经读书的地方。

“岁月不复考,古人安在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昔日的读书台如今已无法考证确切的历史年代,古人是否还在世间,成为了未知。最后,“空馀丹井石,寂寞生苍苔”以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古迹荒凉、无人问津的凄凉景象,丹井旁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更添了几分寂寥与沧桑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顾况读书台二首(其二)

东海有蟠桃,托根在蓬莱。

结实三千岁,谁能见花开。

此树寿命长,世传王母栽。

思昔通天观,灵驭排云来。

汉苑不可种,茂陵非仙才。

回视三山下,清浅飞黄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寄友人效韦体

圆穹倚高盖,厚地浮虚舟。

日月相循环,万古无时休。

人生大化中,何异海一沤。

嗟彼桃李花,岂识芙蓉秋。

愿言杯中物,化作长江流。

普令四海人,一洗胸中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云季昭

西池生夕凉,虚阁流萤度。

援琴发清商,离情惨中素。

夫君瑚琏器,相见一何暮。

凤鸟及时鸣,还依上林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寄何尹

翠羽生南海,结巢在三山。

青鸾与之匹,翱翔琪树间。

虞罗不相及,裴回竟忘还。

比翼从北飞,言度雁门关。

霜高百草短,长途凄以寒。

愿言同饮啄,慎彼五色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