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娇.题钟山楼

麦场桑陇,道都是、六代宫城遗迹。

梦里江山经几觉,还似堠旁征驿。

燕去燕来,花开花谢,那个成端的。

人烟牢落,晚风何处羌笛。

堪叹挥泪新亭,算兴亡莫补、万分之一。

到我凭阑,休更向酒畔,是今非昔。

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伤心残照,塔尖遥露秋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麦田和桑树林中,道路两旁都是六朝古都的遗迹。
在梦境中的江山经历了多少次醒来,仍然像驿站边的烽火台一样孤独。
燕子来去,花开花落,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人烟稀疏,夜晚的风中传来何处的羌笛声。
令人感叹的是,在新亭挥泪,即使试图弥补国家兴衰,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努力。
当我倚栏杆时,不要再借酒浇愁,因为现在与过去已大不相同。
像祖逖击楫发誓要澄清天下,像闻鸡起舞的豪杰,终究是英雄人物。
夕阳下,远方的塔尖露出一抹秋意,令人心碎。

注释

麦场:麦田。
桑陇:桑树林。
六代宫城:指古代多个朝代的皇宫。
堠:古代传递烽火的土堆。
征驿:驿站。
燕去燕来:比喻人事更迭。
花开花谢:形容自然循环。
人烟牢落:人烟稀少。
羌笛: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新亭:地名,与哀叹国家兴亡相关。
万分之一:极小的一部分。
凭阑:倚靠栏杆。
酒畔:酒杯旁边,借酒消愁。
击楫誓清:典故,表示决心澄清天下。
闻鸡起舞:励志故事,形容早起奋发。
残照:夕阳余晖。
秋碧:秋天的碧色,可能指远方的塔尖。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题钟山楼》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景色交织的画面。开篇以麦场和桑陇作为背景,暗示了昔日六代宫城的繁华已成遗迹,引发对往昔的追忆。"梦里江山经几觉"表达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如同在梦境中反复经历,醒来后却只见驿站边的孤独哨所。

"燕去燕来,花开花谢"象征着时光流转,人事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人烟牢落,晚风何处羌笛"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晚风吹过,远处传来羌笛声,更显寂寥。词人感叹于历史的兴衰无法挽回,只能在登楼凭栏时,感慨今非昔比。

"挥泪新亭"引用典故,表达对国家衰败的哀痛,"击楫誓清,闻鸡起舞"则借典故激励自己要有振奋人心的志气,尽管英雄难觅,但仍不失壮志。然而,"伤心残照,塔尖遥露秋碧"以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塔尖,描绘出一幅凄凉而宁静的画面,收束全词,留下深深的感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人事更迭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和个人的无奈与悲壮。

收录诗词(1)

松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真仙岩

千岩万壑倚晴空,此洞真奇迥不同。

未数洞天三十六,想移当日太清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十四夜观月张氏楼

只隔中秋一夕间,蟾光应未少清寒。

时人不会盈虚意,不到团圆不肯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夜坐吟

山寒雨点半成雪,石冷泉流旋作冰。

坐至夜分眠不得,荧然欲灭案头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山中听风

空山号朔风,烟火深夜寒。

门掩忽自开,划然动双镮。

倚崖数竿竹,戛击摧琅玕。

落叶捲地起,高枝如人攀。

谡谡听已远,复在窗户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