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送孙无言自扬州还黄山

维扬不久客,故里有黄山。

厌听竹西唱,欲怡松际颜。

鸾高方解啸,鹤在更知还。

望以罗浮月,寥寥天地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遥送孙无言自扬州还黄山》。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孙无言即将离开维扬(扬州)返回黄山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维扬不久客”,点明了友人孙无言在扬州的短暂停留,暗示了离别的临近。接着,“故里有黄山”一句,既表达了对黄山这一美丽故乡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与祝福。

“厌听竹西唱,欲怡松际颜”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厌听”与“欲怡”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不满足和对友人归途美景的憧憬。竹西唱可能是指扬州的某种音乐或风景,而松际颜则象征着黄山的自然美景,诗人渴望从喧嚣中解脱,沉浸于大自然的宁静之中。

“鸾高方解啸,鹤在更知还”两句,运用了鸾鸟和仙鹤的意象,鸾鸟高飞时才发出啸声,仙鹤在特定情境下才返回,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友人归途的期待与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鸾鸟和仙鹤都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高洁、自由和超凡脱俗的意象。

最后,“望以罗浮月,寥寥天地间”两句,将目光投向远方,以罗浮山的月亮作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广阔天地的感慨。罗浮山位于广东,与黄山相隔千里,月亮在这里成为连接两地的纽带,象征着友情的永恒与超越时空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途的想象与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过离公房

禅房高柳色,晴雨共依依。

我到不知屡,所闻惟觉稀。

堂邀云板食,炉烘水田衣。

坐对烟郊晚,嗈嗈沙雁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人游西岳

山色淡无尽,片云飞向西。

身将落日上,背指秋旻低。

我独未得往,三峰空有倪。

因君寄清梦,寥绝问高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吴熙申之潮州兼讯故将军吴葛如家予时有豫章之行

江南芳草气,蒸作岭南云。

更客江南久,相逢对夕曛。

北风随落雁,西第忆将军。

我亦东林去,山钟使尔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将之吴越留别亲友(其一)

童年随历宦,胜地祇谙名。

记得山川遍,重为老大行。

垂杨萦越岸,娇鸟入吴声。

谁谓家乡远,逢人识父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