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周伯琦在五月八日被任命为崇文少监兼经筵官,并在行殿拜见皇帝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新的职务感到荣幸和责任重大,同时也流露出对皇帝无为而治理念的赞赏,以及对国家太平盛世的感激之情。他谦称自己的学识浅薄,但愿意以经学之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诏移闽节入紬书,凡例森严愧学疏",描述了他接到任命诏书的场景,感受到朝廷规章制度的严谨,自感学问不足;
"执简七旬陈薄技,循墙三命拜新除",表明自己七十岁高龄仍被委以重任,表达出对新职位的敬畏和谦逊;
"南薰歌蔼无为治,东壁光遥太乙居",运用象征手法,赞美皇帝的治国理念如同南风般温暖,太乙居象征着皇室的威严与智慧;
"身际承平恩遇渥,敢将经术赞华胥",直抒胸臆,表示自己身处和平盛世,深感皇恩浩荡,愿以经学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添砖加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新职的敬重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