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珠寺

何年栖觉树,此地傲沧波。

三悟超空界,群生溺爱河。

石龙馀赞叹,瑶岛谩经过。

何似心珠妙,圆明照大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越。首句“何年栖觉树,此地傲沧波”以“觉树”象征觉悟,暗示这位僧人在此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不为外界的波涛所动。接着,“三悟超空界,群生溺爱河”表达了通过三次深刻的领悟,超越了虚幻的世界,而众生却深陷于欲望与情感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突显出僧人对世事的洞察与慈悲。

“石龙馀赞叹,瑶岛谩经过”两句,以自然景观为喻,石龙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力量,瑶岛则代表了理想中的仙境或心灵的净土。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同时暗含着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超越。

最后,“何似心珠妙,圆明照大罗”将心比作明珠,强调内心的光明与智慧,能够照亮整个宇宙(大罗)。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内心力量的赞美,也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清净、智慧圆满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僧人对佛法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2)

梁绍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夜命酌终南山水天炼师于海珠信宿赋此(其一)

共道珠江钜且圆,何如罔象得遗玄。

骊龙戏去浮波上,神女擎来献佛前。

屹立狂澜标亿劫,平开胜概入诸天。

乾坤幻境浑如此,弱水三山恰并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夜命酌终南山水天炼师于海珠信宿赋此(其二)

自性本来无执著,为仙为释更为儒。

乍看卓锡依珠寺,须信栖神上玉都。

苦海波涛原浩浩,觉城色相本无无。

大千世界河沙数,尽入如来一黍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元夜命酌终南山水天炼师于海珠信宿赋此(其三)

石龙浩劫度何年,岛屿中流别表天。

灯火冲霄欢海若,星河留月醉神仙。

国开极乐吾能到,梦入华胥尔觉先。

一颗摩尼眇珠黍,三千世界本完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小金山送黎秘书还朝

魏阙瞻天近,灵洲话别初。

引杯兰气合,临眺佩声徐。

雅韵端明在,高风秘阁馀。

由来芳草意,挂席莫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