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宪的作品,题为《与宁子廉马敬常饮酒得移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中州(指中原地区)才子的欣赏和对他们高尚品格的赞美。"双国士"指的是两位才华出众的朋友,他们在酒席上为诗人解下金龟(古代贵重饰品),显示出他们的豪爽与深情。
接着,诗人通过南山石烂和铜柱沙沉的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变迁,但朋友间的友情和忠诚却如这些自然景观一样稳固不变。"割土有人窥汉鼎"暗示了历史上的权力争夺,而"磨崖无客颂唐碑"则表达了对唐代盛世的怀念,以及对清白节操的坚守。
最后,诗人自比为"狂生",怀抱澄清天下的志向,即使在深夜听到鸡鸣,也激发起他奋发有为的精神,起身舞剑。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时代精神。